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9月外銷訂單 首破500億美元

9月外銷訂單強強滾,不但連七個月正成長,接單金額首度衝破500億美元大關為500.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9.9%。圖/下載自Unsplash
9月外銷訂單強強滾,不但連七個月正成長,接單金額首度衝破500億美元大關為500.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9.9%。圖/下載自Unsplash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9月外銷訂單強強滾,不但連七個月正成長,接單金額首度衝破500億美元大關為500.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9.9%。經濟部預估,受國際智慧型手機品牌延後10月發布新品,展望10月外銷訂單有延續力道,預估將落在515至530億美元間,可望再創新猷。

9月外銷訂單表現遠優於預期,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解釋,主因受惠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宅經濟、遠距應用相關產品需求仍因疫情殷切,加上傳統貨品因各國陸續重啟經濟活動,終端需求回溫、各類接單貨品皆為正成長,因此創下歷年單月新高紀錄。

黃于玲預估,10月訂單金額將落在515至530億美元,為年增8.9%至年增12.1%間。由於第4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各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加上疫情帶動宅經濟,及5G、高效能運算、 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等,可望推升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持續成長。不過她也說,進入秋冬疫情有再次擴散疑慮,中美貿易戰未見止歇等帶來不確定性,後續發展仍須密切關注。

統計處指出,今年第3季接單金額為1,410.8億美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11.9%,也是2018年第一季以來最大漲幅。累計前3季訂單金額為3,637.4億美元、年增4.2%。全年是否能轉正,黃于玲表示仍需觀察,但第4季接單金額一般比第3季接單更高,加上各國經濟若能陸續回溫,傳產將有撐,今年全年接單金額看法可往正向發展。

主要訂單來源中,中國大陸及香港訂單金額為143.6億美元,年增31%,這是2018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黃于玲指出,大陸主要受到電子產品增加26.9億美元、增加57.8%最多,因大陸IC設計、印刷電路板、面板的生產模式是和台灣分工,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多在大陸組裝,近期因新品上市,帶動上游零組件接單暢旺,遠距商機帶動終端產品及面板,加上大陸布建5G等基礎建設等零組件需求,還有華為效應餘波盪漾,9月出現一些電子產品短單、急單。

另美國、日本接單都創下雙位數成長。美國訂單金額為149.2億美元,年增11.1%,以電子產品增加7.3億美元、年增20%較多,基本金屬增加1.5億美元、年增37.3%,機械產品增加1.3億美元、增30.8%第三;日本訂單金額為28.9億美元,年增10.1%,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2.4億美元、年增42.4%較多,其次為電子產品增加0.9億美元或增15.5%。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