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能面臨自2000年共和黨小布希險勝民主黨高爾以來競爭最激烈的總統選舉。這一次,總統川普在民調中落後,但市場預測顯示,他在最近幾周正迎頭趕上民主黨挑戰者拜登。上一次在任總統在民意調查中如此落後,但最終獲勝是在1949年的杜魯門總統。
選情膠著,但我們認為,無論最終是拜登勝選,或者是川普連任,對風險資產都不會有太深遠的衝擊,在各國同步採取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積極的財政措施的支持下,經濟基本面正緩步復甦,金融市場多頭氣氛料將延續,尤其是如果美國國會由兩黨分治的情況下,目前的政經格局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是因為兩黨都有促進成長的計劃,而這些計劃的影響應超越部分政策對市場不利的層面。
預期大選結果對市場主要風險可能會是民主黨「大獲全勝」,也就是說,民主黨將拿下總統大位,以及國會參、衆兩院的多數席次。這很有可能提高推翻總統川普先前減稅政策的可能性。此外,我們認為無論是川普或者是拜登當選總統,都不會扭轉美元的跌勢。
另外,我們注意到拜登2兆美元的綠色基建支出刺激計劃,通過將最低工資翻倍、延伸「歐巴馬醫改」來擴大社會保險服務的雄心勃勃提議,以及對中國採取更多外交的方式,這些都可能有利風險資產。如果民主黨還能拿下參議院的控制權,這些提議可能會超越對舊能源、科技和製藥行業可能增加的稅收和更嚴格的監管。
與此同時,川普總統的連任將意味著繼續採取同樣有利市場的措施,如保持低稅率,進一步放鬆管制,尤其是在能源行業,並採取更多的財政刺激,包括1兆美元的基建支出計劃。這些政策應勝過對中國繼續採取對抗態度、加大對龍頭科技企業的審查以及減少健康醫療計劃支出。
根據歷史經驗,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的一年裡,美國股市的平均報酬率為10%,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的表現優於政府公債或投資級債。不過,對投資者來說,誰勝誰負仍相當重要,因為在稅收、社會保險和外交政策上不同計劃,將對部分資產有不同影響,特別是在任一黨同時拿下白宮及參衆議院時候。
川普與拜登政見在全面執行與國會兩黨分治的情景分析:
政策面向
川普(共和黨)
拜登(民主黨)
全面執政
稅收
• 繼第一任時期將公司稅從35%下調至21%後,進一步降低個人所得稅(減稅2.0)
• 廢止川普的企業稅減半(將稅率提高至28%),徵收15%的最低公司稅• 對高淨值個人徵收財產稅
• 提高高收入者的資本增值稅
外交政策
• 對華貿易、科技、投資戰和與歐盟早期貿易戰(不變)
• 結盟對抗中國(通過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等)• 執行現有貿易法律,同時重新制定新規則(重點關注勞工、氣候)
健康醫療
• 繼續努力讓最高法院廢止《平價醫療法案》(歐巴馬醫改)• 減少醫療補助和醫療保險的開支
• 改進《平價醫療法案》(歐巴馬醫改)的公共保險選項• 將藥品價格降至國際水準(或至少限制價格上漲)
基建
• 1兆美元基建支出計劃(針對傳統行業)
• 2兆美元的基建計劃除針對更多傳統行業外,還專注於可再生能源、5G相關
科技與金融法規
• 沒有針對特定行業的重大政策• 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進行調查
• 支持使用反托拉斯法調查反競爭的商業行為
其他
• 移民:邊境圍牆;挑戰最高法院對幼童非法移民(DACA)的裁定• 最低工資:保持在每小時7.25美元
• 能源:開放更多聯邦土地進行鑽探(政策延續)
• 移民:保護DACA;改善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 最低工資:提升至每小時15美元
• 能源:禁止聯邦土地上新的鑽探租約;支持綠色新政;結束石化燃料補貼;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議》
兩黨分治參眾議院
稅收
• 在國會分治下努力通過降低個人所得稅(減稅2.0)• 在《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TCJA)2025年到期之前
取得一些小勝利,但僅此而已
• 拜登可能會被迫縮減他的增稅議程,轉而依靠行政命令• TCJA在2025年到期的機率增加
外交政策
• 外交政策由行政部門推動,因此川普將延續目前策略
• TPP(需要國會批准)可能無法通過
• 繼續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不過會採取更多外交方式,建立對抗中國的聯盟• TPP(須國會批准)可能無法通過
健康醫療
• 處方藥降價法案(PDPRA)可通過,因為它符合兩黨降低藥價的訴求。廢止《平價醫療法案》的難度仍在
• 處方藥降價法案(PDPRA)可通過,因為它符合兩黨降低藥價的訴求。擴大《平價醫療法案》的可能性降低
基建
• 兩黨支持基建支出,更多關注傳統項目(尋求折衷方案)
• 兩黨支持基建支出,更多關注綠色項目(尋求折衷方案)
科技與金融法規
• 進一步放鬆監管的趨勢將繼續。由政治任命的官員推動監管的執行和制定,因此,他們將繼續保持目前方向
• 由於聯準會和其他金融監管機構的職位需得到參議院批准,因此監管方面的變化將較小• 需要與溫和的共和黨人合作,通過兩黨立法
其他
• 移民:邊境圍牆計劃,通過行政手段對DACA施加壓力• 最低工資:可能採取折衷方案,高於目前的每小時7.25美元
• 能源:進一步放鬆對石化燃料監管,可能持續向美國以外的太陽能電池板/清潔技術產品徵收關稅
• 財政:在這種情景下,第四階段後的支出恐減少(現狀)
• 移民:對最高法院關於DACA的裁決沒有異議• 最低工資:最低工資提升的可能性較低,可能會超過目前每小時7.25美元的最低工資
• 能源:與更溫和的共和黨人合作,通過清潔技術法規(例如可再生能源稅收抵免),但可能降低廣泛的碳管制
• 財政:與川普執政時期相比,支出水準略高,國會分治。不過,這一數字明顯低於民主黨大獲全勝的情景
資料來源:彭博社,渣打銀行財富管理投資策略團隊彙整 20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