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發布的經濟數據來看,9月ISM服務業指數上升至57.8,非製造業活動復甦加快,升至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之上,新訂單和就業均出現增長,顯示經濟仍在復甦軌道上,年終消費旺季已近,美股表現不看淡,創新科技仍是主流,美股科技基金績效可期。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美股面對疫情發展、刺激法案、總統大選效應等為關注焦點,兩黨對刺激方案的溝通仍持續進行,且短期市場累積漲幅較大,技術面上有整理可能,尤其選情變化帶來影響,美股投資布局建議採產業分散配置,平衡投資組合波動,產業看好科技、醫療、消費為重點。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指出,美股科技第三季大漲,逢高獲利了結部分評價面偏高股票,並增持現金比重,但整體依舊看好科技產業結構成長,及高品質的優勢。目前整體科技股評價面並無泡沫疑慮,在包括雲端運算等數位領域,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後續將趁市場波動之際擇優布局。
安本標準投信指出,美國經濟復甦腳步就算放緩,也無礙美股大漲,主要因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科技產需求來自全球,帶動跨國科技公司營運與財報表現,且美國大型科技業具獨占優勢,受惠封城的遠距、數位需求增長。美股震盪走高下,仍應留意美國大選、中美紛爭、疫情發展等對重大變數。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分析,美股創新科技引領產業革命,疫情助長發展,促成科技新需求,帶來獲利成長及股價動能,且IPO、併購與指數組成改變都讓資本市場更為熱絡,也使科技股股價頻創高峰。多數科技公司、尤其龍頭企業,前三季財報大幅優於預期,展望後市,在產品升級、數位化轉型、5G、AI創新需求增溫下,對後市看法持續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