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外匯探搜|美大選五情境模擬 美元傾向逐險避險

  • 金融理財中心
圖為美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為美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距離美國大選不到兩周的時間,因此市場比較關注可能出現的大選結果及其對外匯市場的影響,這不難理解。我們認為不確定性來自兩方面,一是關於大選結果的討論,二是關於某個大選結果對外匯市場的影響的討論。以下,我們列出了針對實質上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的五種大選結果情境及對外匯市場影響的預期。

情境一─民主黨大獲全勝

拜登(Joe Biden)贏得總統大選,同時民主黨保住眾議院,並在參議院獲得多數席次。這個結果符合當前民調,最有利於拜登兌現競選政見。

對外匯市場的影響:市場最初出現「避險」走勢,美元和日圓等「避險」貨幣將出現優於澳幣和紐幣等「逐險」貨幣的表現。經歷最初的避險走勢後,美元的前景將會變得愈來愈不明朗。此後,市場情緒可能出現轉變,並將重點放在額外的政府支出上。全球經濟成長的狀況與新冠肺炎疫情的變化將再重新主導市場。

情境二─拜登陷入立法僵局

拜登雖然贏得總統大選,民主黨保住眾議院,但共和黨仍在參議院占有多數席次。由於立法仍須要獲得兩黨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當選總統的政策影響將被削弱,市場監管和貿易等領域有政策調整的空間。

對外匯市場的影響:對美元的影響有限。政策可能不會出現重大變化,這讓市場如釋重負,「逐險」情緒可能導致美元遭受一定程度的拋售,但對外匯市場而言,這並不會造成基本面的變化。

情境三─川普陷入立法僵局

川普(Donald Trump)連任總統,共和黨在參議院占多數席次,而民主黨依舊在眾議院占有優勢。這是大選前政治格局的延續,但從當前民調來看,這個結果仍屬令人意外。立法將需要透過兩黨協商,而川普政府可能繼續放寬市場監管並推動貿易議程。對外匯市場的影響:隨著外匯市場轉而關注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及其他驅動市場的因素來確定方向,「逐險」反應將會減弱。

情境四─共和黨大獲全勝

川普連任總統,共和黨在參、眾兩院占多數席次。共和黨重新獲得對整個國會的控制權,這將會讓市場大感意外,並可能引發市場預期川普在第二任期內採取更激進的政策。

對外匯市場的影響:由於對減稅和放寬市場監管的「逐險」預期或許會被對中美貿易可能再度出現保護主義的擔憂所抵銷,這種情境對外匯市場的影響並不明朗。

情境五─大選結果延後公布

由於郵寄選票計算進度延遲、票數接近的州需要重新計票,或大選結果存在爭議,11月3日左右不會公布正式選舉結果。影響的程度取決於推遲公布大選結果的原因,因郵寄選票計算而導致結果延後公布所造成的影響,將遠低於公布有爭議的結果。

對外匯市場的影響:美元可能會受益於波動性與不確定性上升。但如果危機持續很長時間,且美元資產整體面臨拋售壓力,美元升值的幅度有可能出現逆轉。

我們預計,市場將主要關注民主黨大獲全勝或結果推遲公布或結果存在爭議這些情境上,因為它們對市場的影響最大。對外匯市場而言,國會分裂引發的立法僵局不會改變遊戲規則,而共和黨大獲全勝的機率(predictit.org,10月7日,共和黨有12%的機率控制參、眾兩院)目前足夠低,而無法獲得市場高度關注。

我們認為,外匯市場對美國大選結果的最初反應可能無法充分反映中期外匯前景。我們一直認為,在美國大選之前的這段時間裡,「逐險避險」是最有可能用來解讀大選結果的架構,而且我們也認為,在結果公布後的最初階段,市場走勢也將總體上按「逐險避險」的偏好演繹。

但大選過後,全球因素仍會成為外匯市場的主導因素,無論是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成長速度、經濟受創程度、疫情趨勢、疫苗研製進展,還是全球貿易關係發展。我們認為,無論結果如何,大選結果本身都不太可能為美元提供一個明確的走勢。我們認為美元走勢將出現分歧。美元應會相對歐元和英鎊等貨幣強勢,但強勢程度仍不如澳幣和紐幣等貨幣。

(文/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管理部資深副總裁 曾詩如)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