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名醫問診》淺談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與治療

肺癌初期一般無症狀,診斷確診卻常是晚期。圖/freepik
肺癌初期一般無症狀,診斷確診卻常是晚期。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肺癌在台灣每年新增超過1萬人,發生率高,居癌症死亡率之首。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其中非小細胞癌(NSCLC)占多數包括常見的腺癌和鱗狀細胞癌,本文淺談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與治療。

一、肺癌有什麼症狀?肺癌初期一般無症狀,偶爾因故做影像檢查而意外發現;但大部分是因腫瘤變大或轉移引起症狀才就診,所以診斷時常是晚期。肺癌症狀有咳嗽、咳血、喘、胸痛等,或因周邊侵犯或遠端轉移造成相關症狀(例如腦、骨、肝等),也可能食欲不振、疲倦及體重減輕等。

二、肺癌如何診斷?確診肺癌要靠病理切片診斷。以X光、電腦斷層(CT)、支氣管鏡、骨掃描、正子斷層(PET/CT)等確定分期。補充: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T)健檢較容易篩檢出早期肺癌,並減少肺癌死亡率。

三、肺癌治療簡介

依照細胞類型、分期、基因突變狀態、特定生物標記、病人身體狀況和意願,會有各種治療建議,簡述如下:

1.手術治療:對於早期者,肺葉切除和局部淋巴切除術是標準的治療方式。手術後是否接受輔助治療,需進一步臨床評估。

2.放射治療:可精準集中高能輻射於腫瘤,減少正常組織影響。早期肺癌病人若不適合手術或拒絕手術,可接受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每次以高劑量聚焦照射,一至二周內完成,腫瘤控制率和手術相當。

3.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使用口服或注射藥物達成全身性治療,為轉移性肺癌的主要治療,依癌細胞類型、基因突變、特定生物標記(如PD-L1表現)選擇藥物,是為精準醫療。

4.合併治療:肺癌常需合併治療以減少復發轉移。手術後為第IB至III期,建議術後化學治療,若有淋巴轉移或手術邊緣陽性則可加做術後放射治療。臨床第III期有時可先用化學治療或合併放射治療使腫瘤縮小,以利手術切除;第III期若已無法手術切除,建議同步化放療,並應考慮後續免疫治療。第IV期可考慮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需要時可加上放射治療緩解症狀或加強療效。

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T)健檢篩檢出早期肺癌 。圖/新光醫院提供
低劑量電腦斷層(Low dose CT)健檢篩檢出早期肺癌 。圖/新光醫院提供

四、結語:病人的病情都不盡相同,應與醫師溝通討論以選擇最合適的醫療建議和治療方式。

(文/楊凱琳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

 圖/新光醫院提供
圖/新光醫院提供

楊凱琳小檔案 ◆ 現任: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

◆ 學歷: ◎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研究所博士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 經歷: ◎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臨床研究員 ◎ 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名醫問診系列報導

淺談急性心肌梗塞

改善頭頸癌電療副作用 中醫來幫忙

管理糖尿病的新好幫手 連續血糖偵測儀

淺談眼中風 爭取黃金時間治療

一周星座理財中醫保健室☕訂閱美好新生活 〈樂讀周報〉〈樂讀IG〉 回樂活首頁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