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張芷表示,在全球化營運模式之趨勢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持續發布多項原則,我國因應國際移轉訂價趨勢,已預告修正移轉訂價查核準則,重新定義無形資產並導入評估實質經濟行為及無形資產交易之相關規定。
為協助各界掌握國別報告最新查核趨勢與經濟實質法案之影響,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8)日偕同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舉辦「國際租稅發展趨勢及實務研討會」。
IFA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暨財政部常務次長李慶華致詞時表示,為了使民眾能密切掌握國際租稅發展趨勢,IFA舉辦地區性國際租稅研討會,探討「數位經濟」、「共享經濟」、「資訊透明」及「移轉訂價」等領域的最新進展。
OECD近期工作計畫之一為持續推動「導入防止稅基侵蝕及利潤移轉租稅協定相關措施多邊公約」,藉以有效協調各國對於租稅協定相關內容之立場。
美國哈佛法學博士鍾騏指出,由於國際租稅法律關係主要由超過3千個雙邊租稅協定構成,不易依傳統程序逐一談判與修改。透過多邊公約,締約方以一份法律文件可以修改1,630個雙邊租稅協定。多邊公約呈現國際租稅法制新發展,可能以較快速度演變,值得持續密切關注,目前共有94個國家或地區簽署。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林棠妮表示,國別報告所搜集的資訊,藉由協議交換平台讓各國稅局可取得跨國企業於本地國或他國之租稅管轄地交易情形及相關數據資料,為全球稅局提供前所未有的透明化資訊,國際稅收徵管多邊機制的形成,讓課稅訊息透明化及利用資訊交換作為打擊跨境租稅規避的要求日益增加。
另外「租稅天堂」在歐盟及BEPS的壓力下,紛紛頒布法令,要求當地有從事相關活動的公司須符合「經濟實質」規定,台商應謹慎面對境外公司潛在風險。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林嘉彥則認為,近年來,各國政府為維護國家稅收,防止企業藉由移轉訂價規避稅負,陸續強化相關反避稅制度,查核力道也日趨增強,然查核過程中徵納雙方往往容易產生許多稅務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