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針對性制裁,大陸指標企業華為處境艱難,使中美對抗氛圍升溫。不過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反求諸己,認為要堅持全球化並向美國學習,表示華為當前最大困境是其設計的晶片,於大陸的基礎工業中無法製造出來。
任正非在9月中旬出席北京大學、北京清華、中國科學院等重要學術機構的座談,華為心聲社區27日刊登相關內容。任正非談到,大陸整體基礎工業仍不穩固,需要教育來慢慢補足,且必須保持開放態度,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優點。
任正非表示,大陸基礎工業還不強,當前已經出現被部份技術給制約住的案例,許多關鍵技術產值不大,企業不願意去做,但國家又因缺乏這種技術被「卡脖子」。
任正非強調,在此因素下,基礎教育與科研有其必要性,必須容許部份人進行可能產值不高、不偏向應用的純研究,才能強化大陸的根基,「要渡過科學這條河,就要有象徵人才的船夫」,而人才就來自國家的根本,也就是教育。
因為華為遭美國制裁,使不少大陸民眾對美國心生怨氣,也出現斷供美國的聲浪。不過對於中美關係,任正非言論展露出反求諸己的立場。
任正非坦承,美國是全球科技最強大的國家,其基礎研究也領跑全球,大陸必須學習此模式,要寬容科學家的寂寞與無奈,不能急功近利。美國是因為開放才走向強大,大陸也要堅定開放之路,借鑑美國科技發展史、學他人之長,相信美國現行的封閉政策會讓其因此落後。
任正非以華為為例指出,華為最大的困境,並非其仰賴全球化平台發展而受人制約,是因為華為設計的先進晶片,在大陸基礎工業環境還造不出來,而公司不可能又做產品又造晶片所致。
對於中美關係,任正非強調,美國實力很強,和平需要實力相當才可獲取。任正非舉例,不可以成為魯迅小說「祝福」中的悲劇人物、逢人訴說不幸的祥林嫂,現實生活中這種和平是不存在的。意謂大陸終歸要自立自強取得美國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