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終將迎來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民調雖遙遙領先川普,但搖擺州的狀況仍舊撲朔迷離,尤其因疫情關係多州放寬郵寄投票標準,屆時開票恐面臨延宕爭議,最後關頭市場觀望態度恐更加濃厚,選後布局成投資人關注焦點。
以當前狀況研判,美國大選恐有三種情境,包括美國總統川普連任、拜登勝選,以及市場最不樂見的選舉爭議產生,其中一方不願承認選舉結果,甚至拒絕和平轉移政權等。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指出,參考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爭議延宕達36天,期間標普500指數最大修正幅度約9%的經驗,若選後結果難產,將使得盤面不確定因素增加,可能加劇美股修正的幅度,連帶影響台股走勢,投資人應待市場修正利空後再行低接布局。
然而若順利有一方人馬勝出,蕭乾祥認為,在變數解除後無論是誰當選,台股皆應重新布局明年景氣成長的5G手機、電動車等產業所需的半導體以及電子零組件族群,就算以提高企業稅為主張的拜登勝選,市場的修正壓力應屬短期且有限。
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同樣認為,川普連任將延續選前美股多頭走勢,拜登勝選,利空也已反應完畢,對股市造成進一步衝擊的機會不大,因此選後市場終將回歸基本面,中長線的投資人反可趁選前買盤觀望時刻進場布局,因政治因素造成的短線波動並不影響公司獲利表現,且科技類股包括手機、NB、居家等相關個股2021年的展望仍偏向樂觀看待。
目前市場多將口罩、電動車、綠源、基礎建設視為拜登勝選概念股;反之由川普連任,法人預期將可延續選前的美股多頭氣勢,同時尖牙股為主的科技類股面臨的反壟斷壓力將可減低。
日盛投顧總經理鍾國忠表示,大選結束後緊接面臨第三季季報與10月營收公布潮,所有個股皆要回歸基本面檢視,今年10月營收預期將是許多個股的年度高峰,年底尚有法人的結帳壓力,投資人在操作上切勿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