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不種稻只種電 池上美景恐成昔日回憶

台東縣萬頃良田是池上鄉最大經濟命脈,萬一種農民改種電不種稻,無敵稻浪美景恐消失。圖/莊哲權
台東縣萬頃良田是池上鄉最大經濟命脈,萬一種農民改種電不種稻,無敵稻浪美景恐消失。圖/莊哲權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雲林縣前縣長李進勇時代配合農委會畫設不利耕作區,將近1,219公頃農地變更為太陽能專區,其中麥寮鄉3個村迄今仍爭議不休;不料今年農委會又把麥寮鄉蛋黃區1,100多公頃農地畫為「低地力區」,評估變更為能源專區,引起居民抗議並陳情總統府。台東縣池上鄉有業者計畫在火車站旁蓋太陽能光電廠,此案雖已暫緩,但地方人士擔心將來農民不種稻只種電。

雲林縣2015年至2017年畫設沿海鄉鎮不利耕作區近1,219公頃,目前種電約100多公頃,2017年起除居民抗議太陽能板太靠近聚落,且反射刺眼造成生活困擾,漁民也擔憂廠商清洗太陽能板,化學清潔劑恐汙染水源農田。

雲林縣因發生多起太陽能板設置爭議事件,縣府2018年制定《雲林縣太陽光電設施管理自治條例》三讀通過,是全台第一部規範太陽能設施的自治條例,明確規範不得用清潔劑清洗,設置太陽能板前須繳除役保證金等,但經濟部能源局未予核備。

雲林縣政府表示,為使綠能設施能在發電及農漁民的生存權益間取得平衡,縣府基於合理性、可行性制定自治條例,可惜未獲核備,期盼中央盡速立法統一規範。

台東池上最重要的資源就是良質米及萬頃稻浪美景,近年來更結合大地藝術季、秋收稻穗藝術節等,讓產業、觀光、藝術相結合,每年總是吸引大批遊客朝聖。池上鄉民代表許金興表示,池上火車站旁有私人土地計畫蓋光電廠,雖是合法申請,但是對於是否影響到周邊鄰地的景觀,中央毫無規範,加上種電比種稻好賺,對於池上的稻米及觀光都是潛在危機。

鄉民更擔心,如果大家都種電,出現骨牌效應,光電板將蠶食鯨吞優美的農村景緻,池上觀光就完蛋了。

(中國時報 周麗蘭 、 莊哲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