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攻雙11商機 虛實整合成關鍵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Criteo報告指出,雙11仍是今年帶動零售買氣的高峰,建議品牌提升廣告關聯性。圖/本報資料照片
Criteo報告指出,雙11仍是今年帶動零售買氣的高峰,建議品牌提升廣告關聯性。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全球開放網路廣告平台Criteo 4日發布報告指出,今年全球經濟受到疫情衝擊,但雙11仍會是2020全年帶動零售買氣的高峰。此外,該報告也指出,雖然近年來「造節」運動夯,一年中也有不少主要的購物節慶,但雙11已是品牌接觸消費者更全面、更多元的管道,也是品牌抓緊疫情之下「報復性消費」商機的重要時刻。

Criteo表示,以去年數字來看,台灣雙11購物節締造佳績,帶動線上零售業績成長四倍、提升線上零售流量成長165%。若與其他購物節相比,雙11創造出高達47%成長的轉換率,相較前一年的雙11購物節,更達到了79%的年成長率。

此外,隨著東南亞市場積極造節,各種數字的購物節慶順勢崛起,例如99購物節在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分別達到213%、183%、156%的顯著成長,顯示購物節帶來的效益相當強勁。

Criteo指出,隨今年新冠疫情大幅改變消費行為與電子零售趨勢,相較於新興崛起的數字購物節,在台灣、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市場,雙11購物節對於品牌與零售商而言,仍是觸及潛在客戶與增加活動曝光的最佳時機。

Criteo今年5月時,針對全球逾1.8萬名消費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東南亞消費者使用App進行購物的頻率越趨成長。此外,App購物的銷售比例在今年第三季已達到75%。換言之,愈來愈多的消費者已習慣使用App進行購物。

Criteo建議,在雙11購物節來臨前,品牌與零售商應該基於疫情所帶來的消費趨向,並精確瞄準在雙11有意採買、或具有購買潛力的消費者。

Criteo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鄭偉達表示,品牌在搶攻雙11商機時,重要的是要整合線上線下的零售管道,消弭消費者在疫情下外出購物的疑慮。此外,品牌也應透過量身打造的個人化內容,精準鎖定消費族群及其需求,與現有客戶保持互動。同時,他也建議,品牌在雙11投放廣告時,更應提升廣告關聯性,廣泛發掘新客戶,如此才能在消費者欲下單購買時投放廣告,進而提高轉換率。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