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夾擊下,剛出爐的「十四五」規劃未定GDP年均增長目標,引發市場關注。但據多位政策消息人士透露,考慮全球風險因素令前景蒙陰影,大陸高層接近敲定未來五年經濟年均增長目標約為5%,處於考慮範圍內的低標。
路透5日報導,10月26~29日中共召開第19屆五中全會後,三位參與內部討論的消息人士指出,大陸當局擬制定更具彈性的增長目標,以防疫情及中美衝突帶來的外部風險。「由於我們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需要設定一個更靈活的目標」。
消息人士表示,高層尚未做出任何決定,政府仍在草擬「十四五」規劃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其中一位政策消息人士說,這些目標應體現在數字上,中國仍然需要一個關鍵的指標來衡量「十四五」規劃期間的經濟發展,將設定一個GDP增長目標,可能是5%左右。
大陸將於2021年3月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時,通過「十四五」規劃,預計屆時會宣布GDP年均增長目標。
路透稍早報導指出,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使2020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出現自2002年來首次未提經濟增速目標,因此在中共召開五中全會前,就有多位專家分析規劃將進一步淡化GDP目標。
儘管五中全會未設定「十四五」的GDP增長目標,但會議提出到2035年,大陸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對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認為,從經濟發展態勢來看,只要中國能在未來五年內保持5%~5.5%的經濟增速,在未來15年內保持4%~5.5%的增速水平,2035年這一目標就能實現。
但顏色指出,大陸未來15年要實現年均4%~5.5%的經濟增速其實並不容易,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下功夫,若全要素生產率能持續保持在2%以上,當前設定的人均GDP增長目標就可以實現。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也表示,在當前的國際逆風環境之下,想要實現2035年的目標難度不小,這一目標十分具有雄心。
大陸發改委前副主任彭森看法就比較樂觀,他認為在「十四五」時期,經過努力,大陸完全有可能把經濟增速保持在5%~6%的區間,在不過分計較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保持高品質發展,實現國家總體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