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拜登上台將改變美國能源業面貌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外界預期拜登上台後會改變美國能源產業面貌,不管是對外關係抑或內部能源政策,將帶來跟川普執政時不一樣的走向。

拜登外交政策立場傾向國際合作,因此對伊朗和委內瑞拉這兩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的態度,只要有對的條件出現,拜登政府就可能有所讓步。

儘管拜登可能繼續以制裁手段向委國馬杜羅(Nicolas Maduro)政權施壓,但也可能透過外交談判方式,讓委國推動新選舉或與反對派分享權力來打破兩國僵局。對伊朗,可能循歐巴馬模式,與歐洲合作來跟伊朗達成國際協定。

若美國放寬制裁,委、伊兩國每天可恢復為全球油市供應約300萬桶原油,占全球供應量約3%。

原油供應增加將影響油價。雖然拜登對油價看法跟川普一樣是維持「適中」至美國人能負擔的水準,但拜登希望油價漲高至令乾淨能源可跟石化燃料競爭,以配合其對抗氣候異常政策,川普希望的油價是民眾不感壓力而油商能獲利。

但要影響國際油市,川普愛透過推特發文與電話會議方式來影響OPEC政策,拜登則傾向透過正式的外交途徑來影響OPEC。

外界認為拜登上台後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他競選期間提出投資1.7兆美金,在2050年達至100%乾淨能源和淨零碳排放目標。

由於川普執政時放寬汽車廢氣排放標準、廢除歐巴馬的「乾淨電力計劃」、和積極擴大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產量來降低對外國能源依賴,因此在歐洲油商開始朝著全球乾淨能源方向發展時,美國油商仍把焦點放在傳統能源業務上。

但拜登認為氣候異常已對地球構成實質威脅,因此轉向乾淨能源方向發展,不但能對抗全球暖化問題,還希望美國能迅速成為乾淨能源產業上的領袖而創造巨大商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