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拜登政策紅利可期 伺機加碼股票型基金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預期,受惠於長期低利環境,全球股市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股票型基金仍為中長期投資的主要佈局焦點。圖/下載自Unsplash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預期,受惠於長期低利環境,全球股市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股票型基金仍為中長期投資的主要佈局焦點。圖/下載自Unsplash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投信投顧業者表示,依歷年的選舉來看,美國總統選舉雖對短期股市表現會有影響,但無論選後花落誰家,就長期而言,美股表現都很不錯,全球股市亦會受到激勵,因此股市震盪反而是投資人中長期佈局的好時機。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及美國總統選舉的影響,投資市場波動相當劇烈,但根據晨星截至今年10月底的數據統計,在各項利空衝擊下仍能在各類型基金當中名列第一且各天期都保持正報酬表現的基金仍以股票型居多,美國市場遙遙領先之外,亞股表現也不錯。「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預期,受惠於長期低利環境,全球股市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股票型基金仍為中長期投資的主要佈局焦點。

「鉅亨買基金」統計自1948年以來,美國共經歷過18次總統大選。選舉結束後,短期內股市多呈現震盪,一週與一個月後美國股市平均下跌1.2%與微幅上漲0.3%,上漲機率分別為38.9%與61.1%。但時間若拉長至選後一年或兩年,平均漲幅升高至9.8%與21.0%,平均上漲機率分別有66.7%與83.3%。

張榮仁指出,從二戰後的選舉與股市表現來看,執政黨轉變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短期內確實可能打壓美國股市,但時間若拉長至選後兩年,美國平均報酬率分別為15.6%與18.1%,兩者差距不大。「只要新總統與政府出爐,美國股市將再度回到上漲模式中!」,疫情與總統大選都不是長期影響股市的因素,財政政策才是左右長期投資的關鍵,新任總統與國會必定會通過新的紓困法案,並帶動美股及全球股市上漲。

隨著選舉議題逐漸結束,建議投資人可重新提高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比重,並耐心持有等待新一輪刺激政策出爐。凱基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翁毓傑指出,就歷史經驗顯示,大選結果對市場多為短期影響,但短期不確定性仍將造成風險性資產波動升高,建議謹慎以對,佈局相對抗波動的投資級債券。待選舉塵埃落定後,長期而言風險性資產表現仍將回歸基本面,並可望受惠幾大利多走揚。

翁毓傑表示,雖二次疫情來勢洶洶,但各國政府已非全無經驗若疫情未全面失控,2021年經濟及企業獲利預估可望優於2020年,目前經濟與獲利週期在修復階段,市場將受惠改善的經濟與獲利展望。其次,各國央行救市政策不會收手,低利率至少將持續到2023年,充沛的流動性提供風險性資產下檔保護與上漲動能。另外,新冠疫情下的優勢產業持續表現,由於疫情衝擊下人類生活型態持續轉型,聚焦後疫情時代贏家的投資主軸,包含ESG、雲端、長照等題材仍將持續勝出,甚至更為加速。股票部分,持續看好獲利成長動能穩健及具較高殖利率的台股,以及具趨勢題材的雲端科技及醫院長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