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1/9)日熱門焦點股如下:
(1)全球自行車搶購熱潮方興未艾,加上電動自行車在歐美市場持續熱銷,巨大(9921)前三季大賺9.69元、桂盟(5306)也賺了8.46元,獲利分別激增3至4成,且均超過去年全年的獲利;預料本周將公布財報的美利達(9914),獲利表現同樣亮眼!
股價都在「200元俱樂部」的自行車三雄-巨大、美利達、桂盟,在前三季獲利大超車下,預期2020年都可大賺一個股本以上的獲利,締造歷史獲利新高!
三雄在獲利超車加持下,9日早盤價量齊揚、股價狂奔!其中,巨大最高衝上299元的波段新高價、大漲了17元,漲幅達6%;美利達最高站上289元、上漲了14元,漲幅達5%;桂盟衝上235元的波段新高,漲幅逾4%!
巨大搭上全球自行車搶購熱潮,加上電動自行車在歐美熱銷,推升巨大第三季合併營收194.7億元、年增14.6%,強勁需求帶動產能利用率提升,抵銷匯率不利因素。
單季營業毛利率23.8%,帶動集團獲利大幅成長,EPS達3.95元,年成長45%、獲利創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524.9億元,年增10.1%,稅後淨利36.3億元,年增32.4%,EPS高達9.69元!
此外,桂盟第三季EPS 3.7元、年增70%,再創單季歷史新高;前三季賺進8.46元、年增40%,同樣賺贏2019全年獲利!(工商時報 曾麗芳)
(2)受惠內需餐飲市場暢旺,王品第3季財報報喜,稅後淨利新台幣2.7億元,年增111.94%,每股稅後盈餘(EPS)3.6元,改寫26季新高,財報業績報喜,激勵王品今天股價跳空漲停至85.4元鎖住。
王品集團財報報喜,第3季合併營收44.6億元,創6年新高,年增6.03%、季增27.99%。稅後淨利2.7億元,年增111.94%,改寫7年同期紀錄,每股稅後盈餘(EPS)3.6元,創下26季新高、也是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09.3%、季增318.6%,單季賺贏上半年。
王品今天股價跳空漲停至85.4元鎖住,漲停價位與市價單共有約1500張買單高掛,股價也創約5個月來新高。
王品台灣事業群在7、8月受惠暑期聚餐效應,及父親節、情人節檔期帶動消費意願,搭配「吃王品、領現金、抽股票」的行銷活動,連續3個月營收創同月新高,第3季營收達29.1億元,年增12.74%、較第2季成長20.16%。
王品大陸事業群營收15.5億元,季成長達45.75%,顯示中國疫情逐漸平穩,西堤單月營業額,創下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最佳紀錄。
此外,王品持續開出新品牌與新店,9月推出「町食就是定食」首店、石二鍋插旗士林商圈,也順應市場趨勢加速品牌轉型,「聚北海道昆布鍋」增設自助吧,與「青花驕」、「和牛涮」等將開出新店。(中央社)
(3)盤中熱門焦點股:
1.台積電(2330):蘋果新一輪新品發表會11日將登場,早盤股價漲至459.5元,拉抬大盤漲點。
2.聯電(2303):6日外資回補買超9671張,激勵今早股價漲逾4%,收復月線。
3.精材(3374):Q3營收、毛利率、營益率、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全數改寫新高,三大法人連日買超,盤初股價大漲逾5%、達153.5元。
4.王品(2727):Q3獲利衝近6年半高,前3季轉虧為盈,今早放量漲停鎖死。
5.為升(2231):Q3轉盈,毫米波雷達將助攻營運,6日獲外資轉買超613張,盤初觸及191元漲停價,越過前高。
6.貿聯-KY(3665):營收連2個月改寫單月新高,不理外資擴大賣超,今早大漲近7%,飛過季線。
7.鴻海(2317):10月營收飆同期高、Q4業績可望衝新高,6日外資擴大買超8097張,今早股價突破80關,為12日法說鋪紅毯。
8.巨大(9921):前三季每股盈餘9.69元,賺贏去年全年,6日獲三大法人聯手買超435張,今早股價大漲逾5,躍過季線。
9.艾笛森(3591):LED、車用題材續發威,外資連四日買超,早盤帶量強漲近5%,登近四個月高價。
10.大立光(3008):蘋果送暖台股題材新篇章,法人力挺正面看,股王股價高漲逾3%。
11.長榮(2603):預估Q3獲利亮眼,後市續旺,外資轉買超敲進,晨盤續挾量高漲逾6%,再寫三年新高點。
12.陽明(2609):BDI指數微漲,法人調高財測,外資亦轉買超力挺,早盤爆大量一度衝上14.15元漲停價,創波段新高價。
13.南紡(1440):本業轉盈,Q4訂單無虞,土地資產潛在利益亦雄厚,爆出高人氣,飆上14.7元漲停,改寫短波高點。
14.光磊(2340):上月營收利多,加上祭出庫藏股,買方墊高,股價上漲逾4%,直球對戰前波25.45元高點。
15.萬海(2615):缺櫃惡化,東南亞運價翻倍漲,Q4獲利可望再衝高,晨盤直闖32.25元漲停。
16.東和(1414):資產題材成火熱熱,外資連3日搶進,9月每股盈餘0.08元,皆助推上17.25元漲停,再創短波高價。
17.聯詠(3034):展望財報利多不可擋,外資轉多,早盤強漲逾9%,300元關卡、漲停價僅一步之遙。
18.岱宇(1598):業績題材不滅,Q4迎銷售旺季,衝漲逾7%,一度衝上160元關,並創波段新高價。
19.燦星網(4930):10月營收年增21.11%,外資連日買超,今早放量漲停。
(時報資訊)
(4)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持續攀高,上週五收在91.41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連帶帶動台積電今天股價同步走高,早盤達新台幣460元,市值達11.92兆元。
美股上週五漲跌互見,道瓊指數收跌66.78點,那斯達克指數漲4.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表現相對強勢,收漲40.11點,漲幅達1.61%。
台積電ADR開低震盪走高,終場收91.41美元,創歷史新高,漲0.98美元,漲幅1.08%,帶動台積電今天股價走高,早盤達460元,漲7.5元,漲幅1.65%,市值增加1944億元,攀高至11.92兆元,貢獻大盤指數約64點。
外資近期對台積電轉賣為買,連續4個交易日共買超台積電3萬8744張,帶動台積電11月來股價上漲28元,漲幅達6.48%,市值激增7260億元。
台積電在智慧手機與車用平台銷售成長帶動下,第4季營收可望達124億至127億美元,若以中間值125.5億美元計,將季增3.4%,可望續創歷史新高,全年營收也將成長3成水準。(中央社)
(5)光磊(2340)公布前三季每股淨利0.92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1.07元;並公布實施庫藏股,今早股價開高走高,大漲逾1元至25元之上。
光磊前三季業績比去年同期下滑,營收38.79億元,毛利率28.99%;營業淨利4.4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3.46億元,年減約24.62%,每股淨利0.92元。
光磊11月6日董事會決議實施庫藏股,預計自11月9日至110年1月8日,買回自家股票7500張,買回區間價格在每股16.7~35.2元之間,買回後預計轉讓股份予員工。
光磊致力於轉型,淡出傳統LED生產,持續深耕感測元件市場,不排除藉由私募方式引進最新技術並持續擴產;同時,公司將全力投入開發的VCSEL激光器,目前已送樣一家客戶,明年期望能再增加兩家新客戶,預計明年VCSEL將開始貢獻業績。
光磊目前傳統LED占業績比重已降至很低,感測元件占比達五成,目前感測的產能滿載,預計未來占比也會愈來愈加重。
公司看好光電感測的市場需求,以及長期的VCSEL成長趨勢;光磊定位為提供一個落實商化應用的技術平台服務商,模式類似晶圓代工與客戶間的策略合作伙伴關係,期望躋身光電半導體元件領導大廠。
光磊科技看好結合穿戴裝置的智慧醫療商機、感測元件應用市場向智能家電、環境偵測領域擴大延伸,將大幅增加感測元件的數量;以及全力投入開發的VCSEL激光器,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明星產品。此外,不排除藉由私募方式引進最新技術,以及持續擴產。(時報資訊 沈培華)
(6)喬山(1736)10月及前10月營收雙雙創出同期新高,11、12月又是家用及商用產品營運旺季,法人看好單月營收年增趨勢不變。今日股價開高後,曾一度衝上70.5元,盤中漲幅仍有4%以上。
喬山10月合併營收27.15億元,年增21%,以美金表達年增為28.7%;前10月營收年增10.3%,以美金表達則年增為15.2%。
喬山10月份家用健身器材銷售持續火熱,旗下越南廠及上海廠的補貨速度加快,加上新的數位影音串流產品上市,家用銷售年增達到130%。其中美國電商通路較去年同期成長9倍,自有零售通路亦有107%的成長。
商用市場也持續復甦中,德國、荷蘭、西班牙等歐洲重要區域營收已較去年同期成長35%以上,雖部分國家疫情再起,健身房展店交機的速度趨緩,但整體而言,家用市場強勢成長、商用市場的復甦,再加上富士醫療器營收年增10%的挹注,帶領集團營收往上拉升,創10月單月營收新高紀錄。(時報資訊 郭鴻慧)
(7)電動車市場需求增溫,且市場預期,美國新任總統拜登綠能政策有助於Tesla等電動車產業發展,激勵電動車相關概念股,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2308)、連接線束廠貿聯-KY(3665)、導線架廠順德(2351)今天盤中股價強勢大漲。
美國總統大選由拜登勝出,拜登提出,第一任內將對綠能投資1.7兆美元,施政重點包括:運輸系統電氣化、廣設汽車充電站、提昇電網、闢建大型電池貯電設備,他亦承諾2030年前將設立數萬套風電渦輪,並將離岸風電產能提高1倍,大量裝設太陽能板,並且投入「碳捕集與封存」(CCS)研發,由聯邦政府投資,並擴大租稅獎勵,希望能在全球綠色科技中取得領先。
除拜登綠能政策有利於電動車產業,今年歐洲車市雖然如全球車市一樣飽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隨著歐洲車廠復工,歐洲車市逐漸回穩。
尤其是電動車部分,歐洲政府為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提供相當優惠的補貼政策,根據歐洲車協會統計,2020年前3季歐洲電動乘用車銷售前10國合計銷量年增率達98.9%、滲透率提升至9.8%,主因之一為歐盟於2020年起實施嚴格的碳排限制政策。
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值需降至95克/公里,加速車廠銷售低碳排的PHEV、BEV電動車款;另外歐洲國家為抑制油車銷售,徵收高額的燃油稅費,使得歐洲國家汽油價格高於全球均價甚多,介於25~85%。
在歐洲實施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規劃及歐洲政府補貼政策鼓勵消費者購買電動車下,亦帶動歐洲電動車銷售大躍進。
受惠於全球車市需求增溫,且Tesla Model 3賣得很好,加上傳統車廠加速推出電動車新車,讓電動車需求大增,讓台達電樂觀看待電動車前景,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表示,就在手訂單來看,電動車可能會好好幾年。
展望第4季,海英俊表示,第4季傳統上屬於比較淡的一季,雖然不會比第3季好,但會比去年同期好,至於明年,明年還有很多黑天鵝,無法評論。
歐美二度疫情持續延燒,推動雲端服務、小型電器需求,且Tesla電動車銷售亮眼,客戶端因應疫情積極拉高庫存,為聖誕節等年終季節性銷售旺季提前做準備,帶動貿聯-KY營收衝高,10月合併營收7455萬2000美元,較2019年同月成長11.36%,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6億2055萬2000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64%。
貿聯-KY表示,目前客戶端需求依舊強勁,第4季營運將淡季不淡,不過能否挑戰新高仍待觀察。
順德第3季稅後盈餘為9200萬元,季增32.41%,營運已走出谷底,累計前3季合併營業收入為61.2億元,營業毛利為9.1億元,營業淨利為3.68億元,稅前盈餘為3.2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2.1億元,每股盈餘為1.16元,隨著車市需求增溫,順德營運有機會重回成長軌道。(時報資訊 張漢綺)
(8)鴻海(2317)受惠蘋果5G版iPhone啟動拉貨,2020年10月合併營收「雙升」站上歷史第3高,投顧法人看好第四季旺季營收有望挑戰新高。鴻海今(9)日股價續開高穩揚,最高上漲2.26%至81.5元,早盤維持逾1%漲幅。三大法人上周反手回補買超1萬183張。
鴻海10月自結合併營收達6125.53億元,較9月4663.62億元躍增31.35%、較去年同期5958.82億元成長2.8%,改寫同期新高、並創歷史第3高。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3.96兆元,較去年同期4.19兆元減少5.63%,衰退幅度較前三季7.02%收斂、續創同期第3高。
鴻海將於12日召開法說會,美系外資認為,受惠蘋果iPhone 11與11 Pro需求持續,以及美國超大型數據中心伺服器出貨帶動,看好鴻海第三季毛利率及營益率將與第二季相當,營收規模增加及產品組合改善,則可抵消第二季的補貼收益影響。
投顧法人認為,由於蘋果5G版iPhone產品遞延至10月推出,使鴻海旺季動能同步延後至10月啟動,營收表現符合預期。隨著iPhone拉貨動能增溫,看好鴻海11、12月營收可望持穩6千億元以上高檔,帶動第四季營收突破1.8兆元關卡、有望挑戰歷史新高。
在短期營運處於蘋果拉貨旺季帶動下,投顧法人看好鴻海第四季毛利率及營益率可望同步走升,稅後獲利可望挑戰近2年高點,並看好明年營運可望重返成長軌道,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98元不變。(時報資訊 林資傑)
(9)台股早盤衝破萬三關卡,指數創歷史新高,航運股缺櫃、缺艙問題未解,帶動運價持續走升,第4季看旺,加上即將公布第3季財報,陽明、萬海、長榮股價走勢強勁。
台股今天開高走高,加權股價指數漲逾百點,衝上13149.9點,創歷史新高。傳產部分,航運需求持續暢旺,海運運價居高不下,加上上市櫃公司將陸續公告第3季財報,市場預期財報將有亮麗表現,航運族群備受買盤追捧。
缺櫃問題未解,萬海航運6日起對深圳運東南亞貨載每箱(20呎櫃)加價500美元,相當於翻倍調漲;歐洲線各公司則將自15日起每箱調高500美元;受惠運價上漲題材,萬海早盤直攻漲停,至新台幣32.25元。
陽明先前法說會釋出正面訊息,雖第4季為海運傳統淡季,但由於需求續旺,缺櫃、缺艙問題未解,今年第4季淡季不淡,更是20年以來最旺,預估盛況將維持至明年農曆年前,到明年首季陽明營運審慎樂觀;陽明一度攻上漲停14.15元,不過漲勢隨後收斂。
長榮受買盤青睞,截至10時左右,交易量已突破16.5萬張,續居盤面強勢股,股價高點突破22元關卡,至22.05元、漲逾8%,寫下自2017年9月上旬以來新高。
本土法人指出,由於海運淡季運價相對有撐,且油價盤整、位居相對低檔,帶動航運族群獲利看俏。美國零售庫存低於歷史水位,各大零售商都在補民生商品庫存,且因上半年各地實施封城措施,導致運輸受阻,下半年需回補大量商品,讓貨櫃航運需求大增。(中央社)
(10)自行車製造廠巨大今年第3季每股盈餘新台幣3.95元,創單季新高,外資圈看好淡季不淡,共4家給予加碼、買進與優於大盤評等,其中港系、歐系外資調升目標價至352元、340元。
巨大股價今天上漲7元開出,早盤高點來到299元、漲幅逾6%,成交量超過1700張。
美系外資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儘管需求強勁,巨大營收成長動能仍受限於產能及零組件缺貨等因素,但並不影響巨大的穩健營運及產業領導地位,預期巨大今年第4季營收將年增14%,優於先前推估的年增10%,維持「加碼」投資評等與目標價355元。
港系外資指出,巨大產能利率用目前已滿載,在銷售淡季回補零售通路庫存,雖然受到零組件缺貨影響,巨大今年第4季營收恐季減2.7%,但相較去年同期應可成長20.2%,並認為市場低估巨大的營運槓桿效益和產品組合優勢,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由330元上調到352元。
歐系外資認為,雖然零組件缺貨持續影響巨大產能供給,但受惠於疫情以來的強勁需求,巨大今年第4季營收有望年增10%,優於以往同期淡季水準,預期歐美市場對中低階自行車的需求將延續到2021年,將巨大評等從「中立」升至「優於大盤」,目標價從320元上修到340元。
日系外資表示,巨大今年第3季獲利優於預期,原因在於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走揚,以及稅率低於預期。由於疫情帶動的自行車強勁需求和電動自行車題材將延續到未來數年,加上零組件缺貨問題逐季緩解,日系外資維持巨大「優於大盤」評等及目標價325元。(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