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iKala靠AI利器 搶社群電商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iKala東南亞區總經理陳姵妤(左)、iKala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鄭鎧尹(右)。圖/業者提供
iKala東南亞區總經理陳姵妤(左)、iKala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鄭鎧尹(右)。圖/業者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社群電商在東南亞盛行,在許多國家甚至成為購物的主流管道。台灣去年因為疫情催化,社群媒體黏住消費者眼球的時間較過去更長,成為台灣消費者購物時的決策新指標。

人工智慧新創iKala東南亞區總經理陳姵妤表示,iKala推出的AI社群電商銷售平台Shoplus,透過AI語意以及圖像偵測技術,讓賣家在社群媒體直播時即可即時接單、處理訂單,在東南亞已累積17萬社群商家註冊、觸及超過千萬名消費者,今年第二季Shoplus將正式回台灣推出,同時也將結合本土商務物流夥伴共同營運,期望成為台灣社群電商第一品牌。

iKala去年6月成立「iKala商務事業群」(iKala Commerce),聚焦新零售市場,旗下兩產品包括旗下AI網紅數據行銷服務KOL Radar、AI社群電商銷售平台Shoplus,目前兩產品線累積的網紅資料橫跨台灣、日本、香港、馬來西亞共6.5萬筆,更有1億筆社群內容數據。

其中,Shoplus從東南亞市場出發,以AI語意及圖像偵測技術,透過AI商務機器人、訂單管理系統、社群電商顧客管理系統等協助社群商家銷售,並透過Facebook進行即時互動及影音銷售,減少人力消耗,目前Shoplus在東南亞每年完成450萬筆交易、累積超過17萬社群商家註冊。

以社群電商相當成熟的泰國為例,去年Shoplus在泰國的GMV超過新台幣22億元,2021年預計成長20%~30%。iKala今年第二季將把Shoplus落地台灣,運用在東南亞累積的技術和經驗,推出服務。

而以台灣來說,去年在疫情驅使下,43%的消費者使用社群媒體時間增加、近半數(49%)消費者購物行為轉移,在疫情過後仍傾向在網路上購物。台灣社群媒體使用十分普及,尼爾森調查顯示,台灣社群用戶量於2020年達1,970萬人,占台灣網路使用人口的91.8%,社群媒體內容已成消費者決策新指標。

陳姵妤表示,台灣消費者習慣在電商平台上購物,東南亞則是因為大型電商平台起步較晚,因此消費者搶先在每天使用的社群平台上發展出購物行為。不過,在疫情催化下,台灣電商市場也出現典範轉移,消費者在社群上閱讀內容、接收網紅分享、搜尋網友口碑,到最後也期待購物下單能一併在社群平台上完成。

看好社群電商在台灣的發展,iKala今年第二季將在台灣推出Shoplus,同時將獨家攜手本土合作夥伴共同營運,整合線上線下社群銷售需求,期望透過AI驅動,幫助台灣企業與中小型賣家搶占社群電商新零售市場,目標將服務範圍擴張到全台每個角落。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