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研究機構ALETHEIA指出,聯發科(2454)帶領大盤與半導體IC設計族群上攻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考量眼前有三大不確定性,將投資評等降至「中立」,這也是外資圈全面看好聯發科以來,首見研究機構轉趨中性,引動聯發科股價下挫。
當ALETHEIA於2020年7月率先喊出聯發科晉升千金觀點時,市場浮現許多認為ALETHEIA過度樂觀的聲音,但經過三季時間檢驗,其賦予的1,000元推測合理股價反而成為市場最低,此時,ALETHEIA選擇轉看向風險層面。
聯發科10日下跌7.64%,收979元,失守千元大關。值得一提的是,ALETHEIA降評聯發科,雖認為2022年營收與營業利益增速降為10與7%,但並未提供推測合理股價。
相對地,外資圈對聯發科仍持高度正向觀點,里昂證券以2,000元推測合理股價拔得頭籌,花旗環球、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廣發、美銀、摩根大通證券等,賦予的股價估值介於1,190~1,740元間,看好共識度極高,觀點多集中在奪下智慧機品牌旗艦機款訂單、營運動能強大之上,與ALETHEIA大相逕庭。
ALETHEIA提出聯發科的三大風險包括:一、聯發科在大陸5G市占率已觸及高峰。二、中階市場來自高通的競爭,變得比以前激烈。三、聯發科的成長性可能開始放緩。
天風國際證券研究與策略部副總監郭明錤認為,5G智慧機通路庫存過高,反映5G因欠缺殺手級應用而需求不振,若此狀況延續,最終聯發科與高通將在利潤不佳的中低階市場競爭。
ALETHEIA另剖析,高通將開始出貨給榮耀品牌,榮耀現在是百分百採聯發科晶片,換言之,聯發科在榮耀的市占會被影響;整體而言,聯發科本季、下季已取得市場分額最大化,隨高通晶片短缺問題將在下半年逐步緩解,預料高通將有條件發動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