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同事總是很自然地搶功。大家不好意思直接找他抗議,又怕破壞公司氣氛,所以一直忍耐,但他好像什麼事都沒有一樣,還很親密地找大家聊 天。真不敢相信有人這麼厚臉皮、神經這麼大條,他心理到底打著什麼算盤啊?
職場上什麼人都有,有人難搞到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但每天卻還是得一起工作,真的讓人心累。所以才有人說,職場人際關係就是最大的工作壓力來源。
以前重視個人評價的時代,還不太好意思做出那麼厚臉皮的事,但隨著成果主義盛行,成果代表一切,搶功的主管和同事動作就越來越大了。
每個職場都有這種厚臉皮的人,許多人最難理解的是,他們竟然完全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搶了別人的功勞為什麼不會不好意思呢?為什麼還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毫不在乎地跟人交談呢?真不知道這種人的神經是怎麼長的!會有這些疑問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其實這背後就是「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的心理機制在作祟。
功勞歸自己,失敗歸他人
人們有一種心理傾向,就是解釋一件事時,會導向對自己有利的一方。
典型的代表就是有好結果時就歸因於自己,結果不理想時就歸因於外在因素。
這種心理傾向就稱為「自利偏誤」。簡單地說,就是事情順利時高估自己的貢獻,反之則把責任推給他人或環境。
心理學家安東尼.格林華德(Anthony Greenwald)常舉考試成績和考卷作為「自利偏誤」的例子。
同一份考卷,成績好的學生會認為考題難易適當;成績差的學生,會忽略自己學力不足的問題,認為成績不好是因為考題太難。
來聽我講課的學生們也常出現這種狀況。進入自主意識高漲的時代後,生活中隨處可聽到各種抱怨,每每考試後就有學生抱怨「考題超出考試範圍」、「還沒學過的內容也拿出來考」等。其實根本沒有這種事,老師們只能說「也有學生考將近滿分,只要看看高分學生的筆記,應該就可以證明考試內容都教過了」。
會有這種抱怨的學生,多半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考前也不好好準備,所以根本不知道老師有沒有教過,「自利偏誤」的心理作用下,想把自己做不好的原因歸咎在考題上。
此外也有心理學實驗,讓受試者一起進行共同作業,但過程中不會知道每個人貢獻了多少,然後驗證受試者會把結果歸因到誰身上。結果顯示,一切順利時受試者會歸因於自己,但不順利時就會把責任推給別人。

搶功的人自己也沒發現
「自利偏誤」並不是有意識的行為,而是下意識的反應,本人自己也沒發現,所以才麻煩。這也就是搶了別人功勞,還可以坦然跟大家相處的原因。
從學生的例子來說,考不好的學生是真心認為考題太難。
從共同作業的實驗來看,一切順利時受試者真的覺得自己搶功的人自己也沒發現 「自利偏誤」並不是有意識的行為,而是下意識的反應,本人自己也沒發現,所以才麻煩。這也就是搶了別人功勞,還可以坦然跟大家相處的原因。 從學生的例子來說,考不好的學生是真心認為考題太難。從共同作業的實驗來看,一切順利時受試者真的覺得自己的貢獻比較大,不順利時也深信責任在別人身上。人類的認知就是這麼容易遭到扭曲。
所以搶了別人功勞的主管或同事,也是因為「自利偏誤」,真心覺得那是自己的功勞。所以他們沒有惡意,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但站在功勞被搶的人立場來看,搶了我的功勞還跟沒事一樣,而且還很友好地來跟我閒聊,真的不敢相信有人神經這麼大條,真是氣到不行,可是對方又沒有搶功的自覺,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應該慚愧。
這麼一來,生氣好像反而虧大了。自己因為這樣而精神狀態不佳,被壓力搞壞身體,甚至士氣低落,反而好像很蠢。
就算跟對方抱怨,但因為他並沒有這樣的認知,因此也不會老實承認吧。爭執只是陷入泥沼,反而為自己帶來更沉重的壓力。
所以大家要記得人類有「自利偏誤」的心理機制,自戀的人這種傾向更為明顯。平常就要保護好自己。 例如當自己的點子被盜了,不要只有口頭溝通,即使是事後也要寄電子信件確認,留下證據;接到命令行動時也要留下確認的信件,並將副本寄給相關人士。只要有客觀證據,因「自利偏誤」而看不清事實的人,也比較容易接受「原來實際情況是這樣」。


(本文摘自榎本博明著《職場致勝必學的人性心理學:活用50種心智法則,掌握人心,幫你擺脫倦怠、改善人際、有效管理、提升業績》,采實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