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 (COVID-19) 自2019年12月爆發以來,已逾年餘,疫情迅速蔓延,各國家及地區確診病例持續攀升、醫療機構忙於治療。為了搶救重症病例,各方無不積極尋找解方,而幹細胞再度受到關注,如:宣捷幹細胞生技合作密切之關係企業──宣捷細胞生物製藥(簡稱宣捷製藥)由臍帶間質幹細胞所研發之新藥UMC119-06,其用於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更是引發眾人期盼,有機會成為新冠肺炎治療新希望。
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約為14天,主要會影響下呼吸道,導致發燒(38度以上)、四肢無力、乾咳、呼吸困難,而嚴重時可能會引發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症狀。若是患者本身年紀大、病症多,且延遲治療,可能會演變至重症死亡!
有鑑於此,新藥之研發及治療已刻不容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以及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等表示會加快新藥審核之動作。此時,各界也開始注意幹細胞的可行性。過去,大家以為幹細胞只有「修復」的功能,但其實低估幹細胞的潛能。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幹細胞已被廣泛應用於多種醫學領域,包含再生醫學、組織工程、細胞療法等。而幹細胞所具備的「細胞更新」與「修復能力」,讓人更能認識幹細胞。
人類的胚胎、胎盤、臍帶、臍帶血、骨髓、周邊血液內都有幹細胞,人體各個組織及器官,一生中需不斷的更新及修復,幹細胞就是負責完成這項重大任務的關鍵性角色。研究指出,「胎盤」和「臍帶」相較其他來源,能夠取得更多種類及更大數量的間質幹細胞,通常一只胎盤取得的幹細胞就足夠多人使用,已經成為繼骨髓、周邊血和臍帶血來源後,理想的幹細胞來源。胎盤間質幹細胞可分泌更多種生長因子,如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等等,因此可以治療更多的疾病。
幹細胞具有抵抗組織損傷、促進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的作用,全球幹細胞臨床試驗涉及上百種疾病,其中間質幹細胞是主流。全球約990件間質幹細胞新藥正進行臨床,而有10件上市產品。

間質幹細胞在肺病治療中,可以通過調節免疫反應,降低嚴重發炎對肺部造成的損害;另一方面,幹細胞在通過靜脈注射進入人體後,大部分聚集在肺部,可分泌細胞因子,具備改善肺部細胞微環境、保護肺泡上皮細胞、改善肺功能的潛力。
與宣捷幹細胞生技合作密切之關係企業──宣捷細胞生物製藥(簡稱宣捷製藥)由臍帶間質幹細胞所研發之新藥UMC119-06,其用於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更是引發眾人期盼,成為全台唯一研發中新藥被核准執行治療急性和慢性肺病臨床一期試驗的細胞新藥公司,不但為目前新冠肺炎病患的治療帶來新希望,也等於替台灣防疫措施增添一道可靠的防線。
由於臍帶間質幹細胞具有增進內源幹細胞生長與分化,以及免疫調節的藥物作用機制,宣捷製藥於動物功效性試驗發現,UMC119-06注射至急性肺損傷小鼠,不僅能改善小鼠肺臟的過度炎症,對於受損的肺泡組織及肺水腫具有顯著的修復作用;注射至慢性發炎小鼠,結果證實能改善肺臟發炎,降低全身性發炎因子,組織切片顯示具有改善肺泡結構和肺氣腫之功效。隨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急遽上升,UMC119-06具有治療急、慢性肺病的潛力,無疑替目前無藥可醫的新冠肺炎的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