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陳時中12日上午提到,國內近日有可能防疫升級至第三級,引發國人高度關注。根據防疫第三級規定,除了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也僅保留「維生、秩序維持和必要性服務、醫療或公務所需」之外,其餘營業場所及公共區域都需要關閉。
許多餐飲零售通路業者都很關心,哪些業種算是維生、必要性的服務?陳時中12日下午回應,需要討論「維持社區基本運作」的定義在哪裡,首要要看疫情整體及區域情況,若只有在某些區域,那該區域內就會實施比較嚴格的管制措施,「這有彈性在!」陳時中進一步解釋,啟動相關管制措施,要看疫情的密集度,並從整體再來決定。
根據指揮中心今年1月發佈的「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將疫情區分為四級(由圖左而右依序為第1~4級)。第1級為出現「境外移入導致之零星社區感染病例」,此時除了將要求搭乘大眾運輸、出入人多壅擠的公共場所時全程配戴口罩外,建議「取消或延後」非必要、非特定對性、活動形式有密切接觸之集會活動。另,各營業場所及公共場所執行實聯制、社交距離、體溫測量、消毒等防疫措施。
第2級為「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此時除了未配合口罩規定可以開罰;停辦室內100人、室外500人以上集會活動;集會活動必須落實全程配戴口罩或使用隔板、實聯制、總量管制、體溫測量、消毒、動線規劃、人流管制等措施。若營業場所無法落實人流管制作業、無法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者應暫停營業。「必要時,強制關閉休閒娛樂相關的營業場所及公共區域」。
第3級為「單周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不明的本土病例」,此時民眾「外出須全程配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僅保留維生、秩序維持和必要性服務、醫療或公務所需之外,其餘營業場所及公共區域都需要關閉。營業或公共場所都需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更重要的是,發生群聚感染的社區,如需執行快速圍堵,民眾需要配合病毒篩檢,不得任意離開圍堵區,停止所有聚會活動及停班、停課。
第4級為「本土病例快速增加(14天內每日確診超過100例以上),且一半以上找不到傳染鏈」,此時中央將下令「非必要不得外出(採購食物、醫療、必要的工作需求除外)」,外出也必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家戶內也必須戴口罩或保持社交距離。停止所有聚會活動,除維生、秩序維持和必要性服務、醫療或公務所需之外,全面停班停課。更重要的是,針對疫情嚴重的鄉鎮市區或是縣市,實施區域封鎖,設立明確封鎖線,人員進行管制,民眾留在家不得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