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4月M2增速驟降 摔20月新低

  • 工商時報 黃欣
圖/中新社
圖/中新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大陸金融數據經歷第一季的狂飆之後,第二季有放緩跡象。中國人民銀行12日公布的4月新增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率全面低於預期,其中4月M2增速驟降至8.1%,創下20個月來新低。專家分析,在官方謹慎投放流動性的背景下,尤需關注融資需求是否同步減弱,進而影響經濟復甦動能。

人行數據顯示,4月份月新增信貸為人民幣(下同)1.47兆元,遠低於上月的2.73兆元,亦低於市場於預期的1.6兆元。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85兆元,較上月的3.34兆元幾近腰斬,也遠低於市場預測的2.25兆元。4月M2增速遠遜於市場預期的9.3%,創下2019年8月以來新低。

澎湃新聞報導,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4月份M2增速大幅回落,除了上年同期大量投放流動性、基期較高的緣故;另一方面,財政存款增加較多也影響了M2增長。溫彬認為,M2增速雖有下降,但與經濟基本面相符,且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足以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

溫彬指出,從貸款流向來看,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貸款仍保持穩定增長,反觀居民和企業的短期貸款均明顯下降,這和官方嚴查經營貸進入房市的背景有關。數據顯示,4月份住戶短期貸款僅小幅增加365億元,而2021年第一季的住戶部門短期貸款則是增加5,829億元,由此可見4月短期貸款收縮之劇。

路透報導,興業證券固收分析師羅雨濃認為,4月融資大幅回落固然有官方房市調控的影響,但從整體驟減的幅度來看,絕不可能單單只有房市調控,需關注背後實體融資需求不振的隱藏原因。

羅雨濃分析,社會融資規模回落是在資金面保持平穩偏鬆的背景下所發生,代表流動性供給並未收緊,而是來自實體融資的收縮。這與大陸政府多次強調的「復甦不均衡、基礎不牢固」的表述一致。

羅雨濃認為,4月金融數據全面下跌,也確認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重點仍是支持基本面修復。預期人行邊際收緊貨幣的可能性較低,料將維持目前穩健貨幣政策。

人行貨幣政策 採穩字訣

中國人民銀行12日於公開市場進行人民幣(下同)1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附賣回)操作,也是人行連續第51個交易日維持此番「迷你」操作。儘管仍有意見憂慮5月有地方債發行、可能影響流動性水位,但從市場資金價格持穩來看,人行「以不變應萬變」調節得當,預期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路透報導,有別於以往人行曾連續多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人行自3月份開始採用小額、短天期的逆回購操作進行調節,市場也將其視為人行「靜默期」新招。

由於5月是傳統匯算清繳階段,企業繳稅增加,財政存款會出現上升,再加上5月份地方債發行量上升等因素,部分投資者原本擔憂5月市場流動性可能邊際收緊,導致利率波動性增強。但從目前資金利率維持平穩來看,顯然是多慮了。

報導引述建設銀行市場研究處分析認為,年內迄今地方債發行節奏較緩,5月地方債發行量約在8,000億元左右,小於市場預期的1兆元。最重要的一點,貨幣政策並未發生變化,無需擔憂資金面收緊,短期內人行料將延續此番迷你操作。

另可關注的是,人行11日公布的第一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明確指出,「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分析認為,這代表貨幣政策仍以穩字為先,輸入性通膨等風險因素可控下,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太大動作。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