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賴昇楷|台股崩跌下的兩個正面訊號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受到本土新冠疫情不斷擴大衝擊,本周台股籌碼鬆動、市場信心潰堤,恐慌賣壓與停損賣壓傾巢而出造成大盤一度爆量崩跌2,120點,即使下半周藉由拉抬電子權值股收斂跌幅,整周依舊大跌1,457點成為全球短線最弱市場,櫃買指數跟跌8.48%。

一周期間台股因為太多股票跌停砍不掉、虧到受不了、融資被追繳,投資人只好挖東牆補西牆,導致不管個股本質好壞通通一起跌,火燒連環船的局面加上本土疫情還在升溫階段,市場難免擔心萬一進入第三級甚至第四級警戒,將會增添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營運風險,所以眼下持股信心仍顯相當脆弱,每天動輒都是數百點的劇烈振幅。

台股重挫過程當中還算正面的訊號有二,首先是融資餘額急速減肥,以往市場出現斷頭情形後,後續對利空的反應比較容易鈍化;其次是近期政府防疫備受輿論抨擊,加上又遇全台跳電事件,如果再讓股市一路崩跌下去,勢必面臨更多政治壓力,因此護盤力道可望逐步加大,漸漸消化浮額之後,根據歷史經驗就算短線再有低點,中長線籌碼安定性也會一直提升。

台股短線負乖離已大且與國際股市大幅脫鉤,正常而言易有跌深反彈機會,但因疫情發展難以預料,所以操作上建議幾點:

手中持股必須嚴守停損停利,有時寧可賣錯不可留錯;

風險趨避者,就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等到利空明顯淡化、籌碼趨於安定再來動作;

風險偏好者,可採多空雙向策略,放空頭部成形、高檔套牢量大之個股並做多下跌量縮、回測支撐有守之個股。

文/華冠投顧分析師賴昇楷

※本資料由 華冠投顧提供,其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作任何保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