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屏息以待美國4月份通膨數據,結果較去年同期上漲4.2%,高於市場預期的3.6%,市場擔憂美聯準會提前收緊貨幣政策。消息引發美股震盪,美元指數也反彈近0.5%。不過,我們認為美元在未來兩季將反覆下行,人民幣等亞太貨幣繼續走在升值路徑上,但如果美聯準會釋出縮減買債規模的信號,投資者要關注美元可能加大波動。
美國4月季節調整後的非農就業人口增長僅26.6萬,遠遜於市場預期的100萬。然而,最近兩項就業數據卻顯示職位空缺迅速恢復,4月NFIB調查發現44%小企業在招聘上遇到困難,比例是紀錄新高。另外,3月JOLTS職位空缺達到810萬,同樣創下歷史紀錄。
與此同時,勞動力供給「瓶頸」帶動薪水上漲,平均每小時工資意外增長0.7%。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調查反映製造業及服務業價格創2008年以來高點,這些數據讓投資者憂慮通膨強勢回歸。
不過,我們對美國通膨升溫不感到意外。一方面,價格去年受到疫情的重擊,隨著需求陸續恢復,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大幅反彈的空間已不多;另一方面,勞動力供給在未來數個月料將增加,通膨飆高只是短暫現象而已。
更重要的是,全球主要央行無意因為通膨短暫上升而收緊政策,美聯準會理事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強調,央行對後疫情時代出現的扭曲現象應予以忍耐。
陸經濟基本面撐腰
由於在就業市場及通膨持續確認出現重大改善之前,美聯準會料保持鴿派的姿態。美元在第一季強勁上漲3.7%後,4月至今回調接近2.7%。美元指數近日回升至90.7左右,隨著全球經濟提速復甦,美元可能將再下跌至1月時的低點,即89或更低。
受益於美元弱勢及中國經濟基本面強勁,人民幣在4月升值超過1%後,5月初至今再漲約0.4%。相對美元,在岸及離岸人民幣10日曾經分別突破6.42及6.41,雖然後來有所走軟,但我們不排除匯率將上升至2018年初時的高點,估計在6月左右挑戰6.35水平。
中國3月貿易盈餘達到429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77億美元,我們相信第二季經常帳將繼續支撐人民幣的升值勢頭。以貿易加權計算,人民幣其實已經接近2018年初時的高點。
利差重奪投資人目光
儘管中國股市近期表現相對美、歐弱,但由於中國股票估值更具有吸引力,特別是跟美股相比,投資者終將再青睞中國資產。更重要的是,人民幣相對美元提供超過200個基點的利差優勢,有助於投資者對人民幣重燃興趣。
支持人民幣的力量不止來自於中國國際收支改善,美元廣泛走弱是人民幣進一步走強的關鍵觸發點。美元相對人民幣匯率及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從4月末的0.4上升至近周的0.8左右,我們相信兩者的相關性在第二及第三季度維持偏高。
當資金再度加快流進中國股市,而美聯準會維持鴿派的姿態,加上全球經濟增速超越美國,對美元構成下行壓力,我們相信中央政府將容許人民幣跟隨其他貨幣走高,不排除人民幣輕叩6.30大關的可能性。
(文/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陳得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