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陸大量影視資本「文化圈地」亂象叢生,造成房地產泡沫膨脹。陸媒報導,部分知名影視上市公司並未將所融資金主要投入影視作品擴大主業,也沒有以更雄厚的資金製作出更優質的影視作品,反倒以「打造影視衍生品」為名,行炒作「文化地產」之實。
中國青年網報導,隨著股市融資手段越來越多、所融金額越來越大,大陸一些知名影視上市公司透過併購、業績對賭等資本運作方式,達到表面光鮮的「淨利業績」並增加商譽,藉此哄抬股價,在套現後將股市所融資金,大量用於房地產投資領域,掀起「文化圈地」熱潮。
有的公司在大陸多地投資、建設多個電影主題公園及特色小鎮,包括影視產業園、文化旅遊城、度假飯店等多個重點開發案。有的公司則新增「實景娛樂」業務,在大陸多地投資數百億元建設「電影樂園綜合體」等開發案。
此外,還有公司以股權出讓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不惜動用大量銀行借款尋求房地產布局,並和知名地產商聯手在大陸十多個省份投資逾千億元建設「電影公社」、「文化城」等實景小鎮娛樂開發案,儲備上萬畝土地。
其中,多個開發案公開對外銷售店面、公寓、別墅等各種商品房,涉嫌變身房地產建案的問題頻頻引發輿論關注。大陸官方指出,一些知名影視上市公司的旗下公司經營範圍均包含「房地產開發或園區開發」業務。
但令人遺憾的是,大陸目前實景娛樂開發案的同質化問題嚴重、欠缺文化內涵、盈利能力不足、替代性不強,並且大多處於虧損狀態,存在「去電影化、趨地產化」傾向。以「打造影視衍生品」為噱頭,炒作「文化旅遊地產」的行徑,值得有關部門高度警惕。
更令人擔憂的是,大陸一些知名影視上市公司投資、拍攝電影所獲利潤,呈現逐年下降趨勢,並未製作出有口皆碑的好作品,僅憑藉在地產領域預期收益大增,使公開財報「非常好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