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效應遞延發酵、筆電/平板需求有支撐,加上電動車趨勢崛起、5G網通/伺服器需求復甦等因素,PCB產業2021上半年罕見的呈現淡季不淡,尤其在疫情、缺櫃等因素影響下,客戶超額採購、重複下單成為常態,推升PCB廠接單狀況、能見度都比以往強勁,但原料成本難以消化的壓力,成不小挑戰。
法人表示,從剛公布的第一季財報內容來看,PCB產業出現淡季不淡的表現,營收、獲利都繳出歷年最強第一季表現的業者比比皆是,但,受原物料、運輸、匯率等成本上漲影響,獲利表現相對被壓縮,反觀原物料業者,如銅箔、錫、銅箔基板(CCL)等,呈現愈是上游愈有議價優勢的態勢,相較板廠而言,獲利、毛利表現更為亮眼。
金居第一季營收18.32億、稅後淨利2.33億、每股盈餘0.92元。獲利創2017年第三季以來單季新高,昇貿第一季營收17.12億、獲利1.22億、每股盈餘1.04元,獲利創2013年第二季以來單季新高。
據法人觀察,兩家業者獲利重回高峰,除市場需求確實強勁,國際金屬價格飆漲更是主因,在供不應求的市況下,加工費調漲已是必然,看好金屬製品業者業績還會持續強勢。在需求滿檔、金屬價格未見紓緩下,後續營運展望正向看待。
另一讓PCB廠獲利承壓的原料是CCL。2020年底,大環境不確定因素下,陸系CCL廠早已調漲數波,台廠因握有技術優勢、產品偏向中高階,相對抗漲,直到4月原物料漲勢難以負荷,台系CCL才陸續喊漲。
雖然台廠漲價較陸廠晚,但獲利表現仍維持水準,台光電第一季每股盈餘2.89元居CCL之冠,其次為騰輝2.72元,聯茂及台燿第一季每股盈餘分別為1.93元、1.29元。其中,台光電和聯茂首季獲利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騰輝因領先同業較早反應成本,獲利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設備廠Q1犀利 同躍贏家
首季財報出爐,電子產業除原物料業者表現亮眼,設備廠獲利大幅增加也不遑多讓。市場專家表示,一方面是2020年同期基期低,另一方面是PCB擴產需求強勁,因此不少設備廠第一季獲利繳出高雙數成長、甚至是倍數成長,如志聖、大量、迅得、群翊等,值得關注。
鼠年農曆以來,新冠疫情升溫,封城導致PCB客戶拉設備力道放緩,直到二、三兩季,擴產動能才陸續恢復,設備廠出貨逐季走強。時序來到牛年,後續疫情還不明朗,但鎖定需求,PCB廠已持續加大擴產力道,對設備需求不只延續,甚至比往年更強勁,不少設備廠首季就創下佳績。
志聖第一季稅後淨利1.51億元、每股盈餘1.01元,獲利相較上年同期成長近八成,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及單季歷史第三高。公司方面對此表示,PCB、半導體、面板需求都強勁、訂單能見度明朗,現在廠內滿線生產,第二季會繼續往好的方向前進,全年營運也樂觀看待。
大量第一季營收9.58億元、年增196.54%,歸屬於母公司的業主淨利為0.81億元,每股盈餘1.01元,較2020年第一季每股盈餘0.18元成長455%。公司表示,目前產能利用率已達百分之百,滿載生產,PCB需求來自IC載板、HDI,半導體2020年切入一線大廠並接到訂單,2021年第三季也有新產品將完成商品化驗證,年度營運目標要挑戰重回2018年的高峰表現。
迅得第一季獲利1.21億、年增260%,每股盈餘2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公司強調,載板大廠、半導體大廠持續擴充產能,需求非常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