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國泰金 資本市場看法受矚目

國泰金前四月稅後獲利達712.8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亦是所有金控獲利金額第一名。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泰金前四月稅後獲利達712.8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亦是所有金控獲利金額第一名。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重量級金控法說會陸續上場,但受疫情影響,周一(17日)舉行實體法說會的國泰金控,決定改為線上法說,此次除揭露首季營運概況外,國泰人壽2020年底隱含價值(EV)、精算價值(AV)是法人關注的焦點,估計應可維持成長,且每股EV及每股AV仍遠高於國泰金目前的股價表現。

國泰金2021年獲利速度「掛Turbo」,以噴射機的速度,前四個月稅後獲利已達712.8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亦是所有金控獲利金額第一名,每股稅後獲利5.39元,子公司國泰人壽更是四個月賺贏過去每一年,累計稅後獲利已達610.4億元。

前四月國壽大量實現股債資本利得,希望在殖利率飆升及股市大回檔前,能先將獲利已高的部位,落袋為安,14日國泰金股價收在51.5元。

國泰金即便獲利表現亮眼,但市場對於國泰金經營前景仍有在觀望以下幾項重點。一是新台幣強勢升值下,國外投資部位逾新台幣4兆元的國壽,如何控制匯兌成本,不至拖累獲利;二是資本市場能見度低,但市場資金仍充沛下,如何將資本利得「賺滿賺好」,太早出場賺得不夠,太晚出場可能拖累淨值,國壽如何在兼顧風險下,在資本市場中賺到最大利益,2021年第三季是要領現金股利,還是會提早出場賺股票價差。

三是債券殖利率反彈,國壽債券未實現利益減少,2021年可實現部位是否已屆滿足點;四是國壽資金成本下降速度,及接軌IFRS17的陣痛期會有多長、影響多大。

雖然前四個月大型壽險公司獲利速度競飆,但後續仍有八個月時間,近來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後續是否影響市場運作及金融機構獲利,國壽對資本市場及因應疫情的看法又是如何,亦都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國泰金法說上場後,中信金、富邦金及新光金都接續舉行,如何在前景未明中,安定投資人信心,將是這波金融法說會的最受矚目的焦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