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上市櫃Q1獲利 激增1.8倍

上市櫃公司首季獲利9,825.7億元,創史上單季新高,第二季可望再締新猷。圖/本報資料照片
上市櫃公司首季獲利9,825.7億元,創史上單季新高,第二季可望再締新猷。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景氣復甦確立!上市櫃首季財報亮眼,單季營收3.4兆元,年增24.98%,稅後純益達9,825.70億元,年增182%、季增29%,創單季獲利新高。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台積電、聯發科、長榮、中鋼等大型重量企業產業展望仍佳,可望帶動第二季上市櫃公司獲利再度刷新新猷。

"/>

受惠於全球經濟景氣復甦、客戶回補庫存等利多,台股上市櫃公司(含15家金控)第一季稅後純益高達9,825.70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年增1.82倍,季增29%。

貢獻台股今年第一季獲利大躍進的前八大功臣為長榮、台塑化、陽明、台積電、聯發科、台化、群創、友達。

航海王概念股的長榮今年第一季稅後純益高達360.83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41億元,陽明第一季稅後純益達245.1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18億元。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長榮及陽明由虧損轉為「海賺」,營運迎來百年難得一見的景氣,主因疫情打亂產業的運力供給及產業結構健康。

至於台積電及聯發科第一季獲利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來自於去年基期偏低、技術領先及中美科技大戰下轉單的受惠者。

整體產業表現上,台股上市產業中營運動能成長強勁的前五大分別為生技類,年增1,766.6%,居第一大,主要為原料藥、針劑及醫材等銷售暢旺;紡織纖維類年增693.3%,居第二大,成長動能為歐美品牌成衣大廠拉貨強勁;觀光類年增421.1%,營建業及化工類分別年增235.9%、132.7%,居第三至第五大。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基於美國經濟復甦強勁,第二季看好半導體、車用電子、美國景氣復甦概念股如紡織、製鞋及運動相關產業持續比去年同期成長。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認為,由於去年第二季開始基期逐步墊高,今年四季營運動能年增率最強將落在第一季。

黎方國說,台灣第一季GDP為8.16%,是2010年第四季以來新高,為亞洲四小龍之冠,增速大幅優於市場預期,由於全球半導體產能持續吃緊、晶片庫存短缺,有助進一步帶動廠商擴大投資意願,估第二季GDP為7.2%,企業獲利持續成長。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