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疫情升溫 生鮮電商出貨量翻倍 全力穩定蔬果供貨量

  • 工商時報 謝易晏
日前連鎖超市、量販店貨架上商品一掃而空。圖/資料照
日前連鎖超市、量販店貨架上商品一掃而空。圖/資料照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灣近日COVID-19疫情緊張,連續超過3日本土感染病例破百,創下過去新高,造成連鎖超市、量販店湧入大批搶購民眾,貨架上生鮮蔬菜、水果剛上架就被一掃而空。不僅連鎖超市、量販店,許多民眾減少出門、避免群聚,轉往生鮮電商平台購買民生物資,網購生鮮電商增長5成,其中知名生鮮電商品牌無毒農創辦人曾逸峰表示:「疫情大爆發後,蔬菜、水果箱訂單爆量5倍之多,出貨量也大大增加,許多消費者打電話到客服詢問是否可以訂購蔬菜水果、肉品。」

農委會農糧署表示:「民眾恐慌是預期心理導致,國內蔬果數量充足,蔬果無法久放,適量採買即可」。呼籲民眾不需過度囤貨,尤其生鮮蔬果存放時間不能太久,應採「計劃性購買」,適度購買即可。

避免過度囤放物資應採「計劃性購買」:

葉菜類約可放3-5天,高麗菜可放1周左右,建議可以備個2-3天份。菇類約可放2-3天,根莖類可以存放較久約7天,建議可以一次購足一周份量海鮮、肉類先確認好保存期限,放置於冷凍保存,建議可以事先分裝避免重解凍造成食材不新鮮。所有食物都要確認保存期限,先買的要記得先吃掉,不要過度囤放,食物相對新鮮。

生鮮電商無毒農創辦人曾逸峰表示:「請大家不要過度慌張,疫情爆發至今,無毒農團隊各司其職,努力補足庫存維持最快出貨速度,盡量讓所有消費者都可以買到需要的蔬果、生鮮肉品,讓我們一起努力與國人共渡難關。」為了讓民眾都能購買足夠的新鮮蔬菜、水果、肉品,無毒農團隊努力補齊物資,在短時間內出貨宅配到府,不用出門人擠人就能吃到最新鮮的食材,攜手抗疫。

無毒農倉庫堆滿出貨紙箱。圖/業者提供
無毒農倉庫堆滿出貨紙箱。圖/業者提供

不僅蔬菜、水果、肉品,無毒農還推出許多輕加工食品,像是:冷凍保存的麵包、貝果,以及端午節必吃的素粽,不用出門人擠人,也能吃得好;端午期間,在家防疫也能吃到好吃的粽子。也呼籲大家,防疫期間不用過度恐慌、放輕鬆,保持愉悅心情,相信很快就能度過這次疫情風波。

無毒農蔬菜水果:https://go.greenbox.tw/3orTLpw

無毒農生鮮肉舖:https://go.greenbox.tw/3w8UKh4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