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中信金Q1獲利暴增6成 一半全靠台壽

中信金首季獲利亮眼。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信金首季獲利亮眼。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抓住資本市場的「超額利潤」。中信金控首季稅後獲利197.09億元,大幅成長62%,其中獲利52%以上來自子公司台灣人壽,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19日在線上法說會上表示,此種占比「應不是常態」,主要是去年及今年資本市場會有超額獲利的機會,台壽一定會抓住機會,但最終還是希望中信銀獲利占金控的2/3、台壽占1/3。

台灣人壽首季稅後獲利102.96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43.3%,占中信金首季獲利52%,中信金表示,主要是台壽資金成本下降到3.05%,比去年同期少了35個基本點(1基本點等於0.01百分點),加資本市場行情佳所致。

台壽資深副總葉栢宏亦表示,今年首季實現股債資本利得達150億元,股債各半。台壽首季避險後投報率高達5.45%,高於資金成本,即有顯著利差益,獲利因此大幅增加。

但吳一揆表示,台壽資產約占中信金資產的30~35%,與今年首季獲利占比52%不符,但放眼同業,即首季獲利前二名金控國泰金控與富邦金控,其壽險子公司首季獲利占比,亦與其資產占比不同,「獲利占比超出預期」,都是因為目前資本市場有超額獲利機會,所以要抓住機會,實現獲利,吳一揆表示,去年與今年應都是這樣的情況。亦即2020年與2021年資本市場的多頭行情,推升金控下壽險子公司獲利超出預期,但未來應會回歸資產占比。

中信金亦同時公布,台灣人壽2020年底隱含價值(EV)達2,254億元,比2019年底成長7.95%,以台壽股數計算每股EV為40.3元,若以中信金股數計算每股EV則是11.6元。即去年底光台壽的價值,就足夠讓中信金股價值11.6元,若以三成資產占比來推估,中信金股價應有33元以上的水準,以19日收盤價22.25元來看,亦是「委屈」。

台壽到3月底可運用資金達1兆9542億元,首季將基金部位調降,提高海外債券及不動產的投資,海外固定收益占比已從60.7%,因為去年剛獲准提高海外投資3%,因此台壽今年會著重加碼海外固定收益,抓住殖利率向上的機會,另外就是對優質不動產亦會加碼,股票部分則要找穩健、經常性收益型,會視台壽的資本適足率與淨值,伺機加碼。

疫情旱災夾擊 中信金估台灣今年GDP拼保4%

國內疫情大爆發、全國升三級警戒,讓金控對未來展望趨保守。中信金控19日舉行2021年第一季法說會,由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及財務長暨發言人邱雅玲共同主持。

邱雅玲指出,疫情爆發前各機構本來預估台灣2021年GDP可逾5%,但現在疫情爆發、水情吃緊情況下,中信金內部預估今年台灣全年GDP將趨近4%挑戰,至於通膨則是會溫和回到1%正成長、新台幣匯價則估在28元上下波動。

邱雅玲分析,歐美經濟復甦強勁,美國18歲以上打完第一劑疫苗的人已占六成,歐美的消費力道復甦,加上歐美央行史無前例寬鬆,經濟展望佳。東協部份,原本製造業出口需求表現好且去年基期低,但現在印度疫情嚴重也影響到周遭國家,所以要看疫苗、疫情發展。由於美聯準會寬鬆,預估美元持續走弱、但疫情關係新興亞幣也會偏弱。

邱雅玲進一步指出,台灣的部份,外銷持續看好,因歐美主要經濟體疫苗大規模施打後經濟復甦強,帶動台灣外銷訂單、出口,至於內需部份,原本台商資金回流、消費動能好,以為可以突破全年GDP5%,但現在疫情爆發,預估第二季會下滑、影響全年GDP達0.5%,所以主要機構已下修台灣2021全年GDP4.5%,但若疫情沒有控制好、水情吃緊,中信金內部看法是會趨近4%挑戰。

在通膨方面,邱雅玲指出,國際油價上升、國內疫情嚴峻,勞動市場、消費動能皆下降,所以預估通膨會溫和回到1%正成長。利率方面,因為疫情關係也是維持低檔水準,且疫情會影響內需,預估新台幣匯價在中間偏升、28元上下波動。

在中信金控獲利動能方面,邱雅玲指出,中信金的法金客戶主要是做出口業務,因外銷市場展望佳、影響有限,現在要關注是內需,像去年疫情就影響信用卡消費金額收入、財管手收,去年來看還要擔心台股,因為台股波動也會影響台灣人壽股票處份與評價,讓淨值、損益下滑,但若台股六月穩定的話影響有限。

中信金自結2021年第一季稅前盈餘225.50億元,稅後盈餘為197.09億元,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20.92%,稅後資產報酬率(ROA)為1.19%,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1元。2021年第一季金控及旗下各子公司獲利表現亮眼,整體稅後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62%。其中,中信銀行第一季合併稅後盈餘為80.38億元,台灣人壽第一季合併稅後盈餘為102.96億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