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2018年邁入高齡,少子化社會,中高齡人口獨自居住的比例越來越高,過去談到老人住宅,多半讓人聯想到養老院,或是高檔的養生村。近年來國內的銀髮住宅走向越來越多元化,許多業者超前部署,創新型樂齡適老共居圈,配合退休後年長者的身心靈需求,並提供的周邊居住環境,即是現今樂齡宅發展重點。
日勝生銀光計畫 5,800坪樂齡銀養園區
日勝生於六年前投入康養事業的地產開發,啟動「日勝生銀光計畫」,為高齡人口預備適老住宅。兩年前營運出租型樂齡宅「樂陶居中和館」廣獲好評、現已滿租,另外排隊待租組數近50-60組。為擴大服務範圍與規模,今年更在三芝以約5,800坪的腹地,規劃出租樂齡宅「樂陶居三芝館」、出售宅「日初不老莊園」的複合園區,將政府在宅養老的理想藍圖升級成園區型的共居生活圈。 「日初不老莊園」與「樂陶居三芝館」選定郊區的原因有三:一著眼三芝好山好水、高綠覆、低密度開發等自然養生條件,二是擁有較大腹地可以規劃完善適老休閒設施與康養服務,第三是呼應新北市政府借鏡日、荷的經驗,預計將三芝定位為「創新長壽聚落」的企圖,日勝生期許以民間力量登高一呼,配合政府將此處打造成樂齡示範區。

日初不老莊園 守護高齡獨居安全
近年少子化及不婚不生當道,「一人戶」比例節節高升,即使有結婚、有子女之高齡者的理想居住方式,也從過去“子孫滿堂”轉而追求“自在獨老”。內政部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超過65歲的高齡獨居宅數,相較6年前增幅逾4成,「高齡獨居」趨勢成形,未來高齡獨居者不論在身心照顧上、或是退休後生活財源上,都需要靠自己預先籌劃。但台灣高齡屋宅比例很高,幾乎等於每二戶之中,就有一戶屋齡超過30年,在因應高齡獨居上恐無法提供舒適的適老化生活。
從退休後還要再住2、30年,「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即是當今國際上設計銀髮住宅的原則,以清楚易懂的方法、尊重差異的設計,以滿足不同性別、年齡、能力、身體特性差異等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需求。


日勝生集團在三芝所規劃的樂齡宅「日初不老莊園」空間即採通用設計,包括從一樓公設到居家房門的出入口淨寬大於80cm、公共及個人居家通道淨寬大於90cm、浴室門淨寬大於75cm、玄關門、浴室門之入口處設置低於3公分以下之門檻,並作1/2斜角處理等,打造暢行無礙的共融空間,實現全齡UD智慧生活。在「日初不老莊園」的軟體服務可搭配「樂陶居」銀養專業團隊,如護理師、營養師、社工等人員,並導入智慧照護系統,可將血壓、體溫、血氧、心跳等生理量測數據上傳至雲端儲存,個人的健康照護資料可於就醫時提供醫師參考或讓家屬關懷長者的健康狀況;也將與在地美容院、洗衣店、清潔公司等合作,自費滿足生活所需服務。

迎接高齡社會來臨,不應視為消耗,而從各種多元學習活動和積極參與的觀點,不僅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藉由相關的整合產業,在其中所延伸的商機可期,投資高齡就是投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