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偉不放棄的「企業托嬰」計畫藍圖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突如其來大爆發,擴大疫情規模,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得不在5月19日宣布「各級學校、公私立幼稚園停止到校上課。政府這個措施,身為父母頓時間不知所措,都在問「孩子不上去學校,該如何兼顧工作?小學視訊上課,家中有電腦設備?」哈鏌企業副總經理陳志偉盤點起公司同仁是否有此狀況,並同時空出公司空間,設置臨時學堂供孩子無處可去的父母安置,讓父母得以安心工作。
位於桃園,機器手臂製造商哈鏌企業是一家成立近30年的中小企業,陳志偉是哈鏌二代接班人,對於父親創立的企業有一份深深認同感,因此,在愛屋及屋下,如何照顧好員工成為他回到家中企業後時時在思考的問題。尤其在自己有了小孩後,陳志偉認為台灣一直存有托嬰問題,台灣能否跟國外一樣,做好「企業托嬰」呢?
陳志偉說,5月18日在第一時間在社群媒體看到陸續有父母PO文訴說停止到校的困擾,因為家中也有學齡孩子,他馬上意識到公司裡的員工應該也有相同困擾。陳志偉請太太調查出同仁目前有小孩學齡在幼稚園、小學且處於雙薪的家庭有哪幾位,並一一發訊息詢問他們「如果公司開放一個場域,會願意讓小孩來公司嗎?」
收到訊息的同仁立即回覆有此方面需求。陳志偉於是先跟老闆報告這一想法,並盤點公司有哪裡空間可以改裝成臨時學習室,剛好在陳志偉辦公室旁的教育廳,因為是新蓋的,所以在環境及設備上都較合適,而且人流的進出少,相當單純,幾乎不會跟生產及辦公人員來往,他認為相當適合暫時挪用為小朋友的教育廳。
學習電腦、防疫物資一一備齊
為因應學校線上教學,陳志偉先規劃兩張桌上會有兩台電腦,供網頁教學;一台PAD作為視訊教學用,共盤點一下還缺的硬體設備,當天馬上前往採買,晚間左右就把所有的設備、電力、網路都設定完畢。孩子學習所在也備有酒精,口罩、面罩,包括空間的盥洗路線、洗手乳等,每日的固定洗手時間、清潔時間等,都做了沙盤演練。

不過,學習空間是有了,如何指導小朋友學習、學習內容和伙食提供才是傷腦筋,陳志偉為了不讓員工擔憂,從一大早協助小學生視訊教學再準備小朋友點心,儼然成為小學堂的導師。陳志偉說,他盡可能提供一個安全、乾淨、好吃、好玩,明天還想來的教室。
優於「防疫照顧假」的托育機制
面對疫情,政府的措拖也不得已,然而,若照勞資規範,讓員工休防疫照顧假,在法令不全下,防疫照顧假並沒有明文規定資方給薪;而企業若因此也會影響產能;小朋友在家也不一定有紀律的學習,陳志偉有了以上思考,認為台灣企業若能在廠區設置共學托育空間,才能讓員工專心工作、放心育兒,並降低育兒負擔的方法。

陳志偉在前幾年就思考過「企業托嬰」,他曾經看過一個企業的報導,不過這個企業是在國外,公司裡頭有自己的安親班甚至教育體系,供給這些在外工作的台幹們,能夠把家人待在身邊又無需考量小孩子教育的問題。
陳志偉認為,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絕對都在對於各層關係人的評估及行為,客戶是其中的關係人,員工更是。曾經有一位同事的離職原因讓陳志偉至今耿耿於懷,他說,那位同仁離職原因是在哈鏌薪水不足以養活家中四口人,事實上,這位同仁的薪水不算低,但因為妻子在家帶小孩,一個人賺四口在吃,加上房貸、車貸、教育…等基本上一個月沒有7-8萬的收入,根本無法生活,更別提儲蓄。那段時間讓陳志偉很低潮,認為沒有辦法讓員工過好的生活,是他的失職!
因此,陳志偉一直在思考,如果薪資上的改變是困難的,是不是可以在廠區提供一個機構,而這個機構可以幫忙照顧員工的小朋友,讓同仁不需要額外的付費也不需要操心,沒有時間的壓力…那麼其實間接也在幫忙同仁負擔部分的家計,同仁能夠全心全意地幫助企業前進,這樣是不是一舉兩得!陳志偉這個想法心中盤算很久,卻在這次緊急狀況中,也算為這個計畫藍圖做了小小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