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美日共推民主版「一帶一路」 台灣生產基地轉移新契機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文/林奇澤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過去中國藉由「一帶一路」倡議,以扶助周邊國家基礎建設為名義,實則藉以擴充政治及軍事影響力,負面效應逐漸顯現,引起美國及周邊國家擔憂。今年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向英國首相強生建議推動民主版的「一帶一路」,重新結盟民主國家,以因應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而4月16日美日兩國元首高峰會中也擘劃出未來印太地區的合作議題,包括5G、6G、半導體、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這將是民主國家供應鏈重組與生產基地轉移的方向,也是台灣發展海外投資的新契機。

為反制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拜登總統尋求各友邦提出提升基礎建設計畫,以利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抗衡。日本首相菅義偉為因應美國的呼籲,在訪美的任務中,特與拜登商討民主版「一帶一路」新計畫,並在高峰會中正式公告世人。包括共同制定指導原則,以支持印太等地區高品質基礎建設發展,項目將規劃印太地區高速5G無線網路與潔淨能源技術的推廣,另外有關運用在太空科技、人工智慧、機器人及軍事用途等下一世代的6G網路通訊技術,美日兩國元首宣布將共同投資45億美元,用於6G的研究、開發、測試、安全網路及先進的資通訊技術,以抗衡中國6G的發展。

美國首倡的民主版「一帶一路」,聚焦領域不限於傳統能源╱非能源基礎建設,亦包含供應鏈安全、因應肺炎疫情復甦措施、公共衛生、婦女賦權(Women’s Empowerment)、數位連結(Digital Connectivity)、能源及運輸(含航太)等相關案件,強調引導私部門參與之重要性。拜登上任以來,更將計畫重點範圍拓展至5G、潔淨能源、人工智慧,甚至6G等領域,且戮力於協助周邊合作國家之發展,有別於中國「一帶一路」的強烈自利意圖。

亞洲地區的「越南能源援助」計畫,重點在於:增加私部門投資在Greenfield天然氣基礎建設(包含LNG接收站、管線及電廠),以支持越南2030年完成新建天然氣電廠1,000MW目標。其次,支持新的與現有火力發電廠中改善能源效率發展,藉以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第三,推動與輸電基礎設施相關的再生能源電廠專案,催化私部門投資以支持8,600MW新的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再生能源部署。另外,也建置電力網絡評估與開發的財務模型,支持250億美元的電網投資需求。

美中之間因為鉅額貿易赤字、中國產業不當補貼的產能過剩及竊取智慧財產等問題,引發了貿易戰。另外,為防堵中國企業藉由貿易取得協助中國軍方建置超級運算設備的機會,助長軍事現代化和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拜登於2021年4月宣布,將中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等7家中國企業及單位列為禁售對象,顯示美中對峙衝突已逐漸升高。

台灣未來應積極參與美國最新提議的民主版「一帶一路」基礎建設,除了爭取海外商機,也能發揮影響力。近年我國基礎建設廠商為響應南進政策,已積極在印太地區拓展業務,惟因為邦交國有限,常有單打獨鬥之憾。未來若能透過美國提倡的民主版「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藉由會員國的集體行動,相信就能減少過去單獨行動所遇到的阻礙及問題。

2020年底台灣與美國簽署「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涵蓋基礎建設、能源與金融等議題。藉由信用增強等措施,導引龐大民間資金到基礎建設。這些都有助於改善新的生產基地或聚落的公共設施品質,強化供應鏈重組後的韌性,也為台灣開闊更大的國際活動空間。

>>訂閱名家評論周報,關心全球財經大小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