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科思創讓二氧化碳技術在建築領域上應用成為可能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以二氧化碳作為基底的永續材料,將被廣泛應用於未來的建築產業中,自2016年以來,科思創一直與研發合作夥伴深究,名為「夢想資源DreamResource」的聯合專案(FKZ 033RC002),該專案由德國聯邦科技教育部(The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MBF)贊助,旨在研究新型且更環保的多元醇,其應用潛力強大,例如將硬質聚氨酯泡棉實踐於建築領域的隔熱。目前,已與專案合作夥伴puren gmbh共同開發出隔熱的原型樣板,該樣板包含以常規性環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為基底的新型多元醇。這代表著科思創的二氧化碳技術,在建築材料方面針對氣候影響力的部分,顯示進一步的決定性發展。

科思創商業長蘇智雅(Sucheta Govil)表示,建築物於全球耗能和溫室氣體排放中占有極高比例;因此,以更永續、高效的方式賦予建築物保溫與隔熱效能,為循環經濟做出貢獻,顯得極為重要。我們的目標是終止使用化石原料,並使生產過程更加永續。

利用創新的CO2技術,科思創已發展出採用二氧化碳基材料的cardyon,該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床墊、運動地坪、紡織纖維和汽車內飾零件,目前該產品僅於歐洲市場推出。

科思創現已成功地讓石油衍生物環氧乙烷和二氧化碳進行化學反應,研發出新一代的多元醇,進而製出硬質聚氨酯泡棉,預計將有高達20%的石油原料被該技術所取代。科思創催化劑與技術部負責人Christoph Gurtler博士表示,隨著這些材料的發展,我們賦予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適用於多種應用的全新可能。科思創與其合作夥伴puren gmbh、BYK-Chemie GmbH 和PSS Polymer Standard Service GmbH,不僅共同研究更廣泛的相關應用,且同時開發出針對二氧化碳基材料的全新分析方式。另外,也與德國阿亨工業大學和柏林工業大學一起,針對二氧化碳技術及其研發出的新型材料特色,於生態和經濟層面的潛在影響進行深度探討。德國化工與生物技術協會(DECHEMA e.V.)全球性二氧化碳應用研究專案經理Dennis Kramer表示,「夢想資源」的研究成果清楚地顯示,使用CO2多元醇將可生產出多樣貌聚氨酯材料的機會;如此於工業和科學之間的影響作用,在這一塊創新領域中扮演著重大角色。

科思創催化劑與技術部負責人Christoph Gurtler博士補充,有鑑於環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的良好結合反應,全新拓展的產品範圍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除了用於建築隔熱板,以二氧化碳為基底材料的硬質聚氨酯泡棉塑料外,還可透過此方式生產表面活性物質。

總部位於德國康斯坦茨湖的puren GmbH是硬質聚氨酯泡棉技術的開拓者之一,並在此研究專案中探討於硬質泡棉塑料領域中,使用二氧化碳基多元醇的狀況。

此聯合性專案歷時三年多的共同鑽研,超過400公斤的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被成功運至puren GmbH開始進一步加工。puren GmbH總經理Andreas Huther博士表示,這些以二氧化碳為基材料的硬質泡棉多元醇,其製成的硬質泡棉隔熱初始樣板已達標準,且其關鍵技術水平程度,已和市場標準相當。在進一步的合作中,我們計劃生產出更多原型樣板並提高性能。目的是在將作為替代性原材料的二氧化碳,在硬質泡棉隔熱板的領域上邁出一大步,並確保快速有效的的開發,以適應市場最終需求。」由於這次的成功專案,二氧化碳目前可作為硬質泡棉產業的替代性材料,將有助於建築隔熱效能上更永續的發展,並進一步減少對化石原油的依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