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中歐投資協定 歐洲議會高票凍審

中歐因新疆人權爭議關係倒退,歐洲議會因而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序。圖/新華社
中歐因新疆人權爭議關係倒退,歐洲議會因而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序。圖/新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歐洲議會於當地時間20日經決議,以高票通過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序,要求歐盟委員會暫緩一切批准及簽署協定的相關討論,除非中國政府解除對歐制裁措施。

歷時7年、經歷35輪艱苦談判的中歐投資協定於2020年12月底宣布完成,但歐盟與英、美、加等國因新疆人權爭議,於2021年3月制裁中國新疆官員,中國隨即反制,對歐盟官員與實體進行反制裁。

路透21日報導,歐洲議會20日表決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和58票棄權,壓倒性通過凍結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程序。歐洲議會早先披露的決議草案呼籲,歐盟委員會應將中歐投資協定的辯論作為工具,藉以改善中國人權問題。

決議指出,因中國政府制裁歐盟官員與機構,造成雙方關係倒退,歐盟應團結一致,抵制中國對歐洲民主的攻擊。歐洲議會呼籲,歐盟委員會應發表聲明譴責中國,並暫停中歐投資協定審議,直至制裁解除。

先前遭中國報復性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比蒂科弗(Reinhard Butikofer)20日表示,中國的制裁是誤算,其應該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中國的制裁導致中歐投資協定遭到凍結。

對此結果,中國駐歐盟使團稍後回應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贏的協定,「不是誰對誰的恩賜」。中國實施反制措施,是對歐盟先前單邊制裁對抗做出的正當回應,中方始終抱有誠意促進雙方合作,希望歐盟與中國相向而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1日也表示,歐盟單邊制裁違反國際準則和法律。

報導指出,原先中國希望透過中歐投資協定提高國際地位,成為公平且受尊重的貿易夥伴,歐企則將在中國享有「國民待遇」。如今協定凍結,將提高歐盟企業獲中國市場准入的難度,對雙方均造成衝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