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AZ疫苗施打後恐引發罕見血栓,加上供貨屢屢延誤,
歐盟決定棄用AZ,
改向輝瑞及BioNTech購買疫苗。
歐盟採購新冠疫苗政策在5月出現大轉彎!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5月透過推文正式宣布,已與輝瑞及BNT達成交易,將在未來兩年向這兩家公司採購最多18億劑疫苗。
翌日,歐洲內部市場委員布萊頓(Thierry Breton)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提到,過了6月歐盟將不會與阿斯特捷利康(AZ)續約採購疫苗。
這項消息也意味以mRNA技術為主的疫苗,像是輝瑞與莫德納量產的疫苗,將會成為歐洲國家日後對抗疫情的關鍵武器。
雖然以腺病毒為載體的疫苗,例如阿斯特捷利康與嬌生所研發的疫苗,推出初期頗受矚目,因為相對輝瑞及莫德納而言,它們在運送上相對容易、價格也較為低廉,不過上市後卻逐漸受到許多國家棄用。
AZ疫苗引發血栓恐致死
主要原因是這些疫苗會引發罕見的血栓,並可能導致死亡。例如挪威政府在5月12日就正式宣布,由於擔憂罕見的副作用,挪威會把AZ疫苗從免疫計畫中刪除,並只會提供自願者施打嬌生疫苗,儘管後者目前在歐洲也被暫停使用。
挪威總理瑟爾貝克(Erna Solberg)在記者會上解釋,這項決定主要是著眼於這兩款疫苗罕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它們的共通點都是使用腺病毒載體技術。
嬌生疫苗在挪威尚未開始施打,但瑟爾貝克補充,挪威將會保留已經收到的疫苗。他向記者表示:「我們希望建立備用存貨,假若感染人數增加或是業者無法履行交貨,我們就可以使用。」
然而這也是繼丹麥之後,歐洲第二個國家因接種AZ疫苗民眾發生嚴重血栓的事件,而決定把AZ疫苗完全排除於國家免疫計畫之外。
不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曾在4月仍對歐洲國家信心喊話,表示注射AZ疫苗雖然可能引發罕見的血栓與血小板減少情況,但它也強調注射該疫苗的好處仍大於風險。
除了血栓等副作用之外,歐洲藥品管理局還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分析一份有關接種AZ疫苗,可能造成格林-巴利症候群的報告。格林-巴利症候群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可能引起神經發炎,並可能導致疼痛,麻木,肌肉無力以及行走困難。
AZ供貨延宕惹惱歐盟
除了AZ疫苗爆發的問題層出不窮,過去數月阿斯特捷利康未能如期供貨,讓無法順利展開疫苗施打計畫的歐洲國家氣的跳腳,也是促使歐盟決定確定棄用AZ疫苗,改用輝瑞與莫德納疫苗的另一項因素。
根據歐盟與阿斯特捷利康在去年8月訂定的合約內容,後者必須提供歐洲國家最多4億劑疫苗。
雖然阿斯特捷利康曾承諾要在今年第一季提供歐盟8千萬劑疫苗,但到頭來卻只運送3千萬劑疫苗。另外阿斯特捷利康希望能在第二季提供1.8億劑疫苗如今也面臨跳票,該業者說出貨數量恐怕只有7千萬劑。
精句選粹
The European Union executed a long-expected pivot in its Covid-19 vaccine strategy, announcing a deal to buy up to 1.8 billion doses of the vaccine developed by Pfizer and Bio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