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大、小型移動式淨水設備5月底陸續上場 水利署估可增最大每日9,225噸水源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左1,及台中市長盧秀燕左2親自見證小型移動式淨水設備Q-Water的產水過程。圖/劉朱松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左1,及台中市長盧秀燕左2親自見證小型移動式淨水設備Q-Water的產水過程。圖/劉朱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面對旱象持續嚴峻,水情尚未改善前,經濟部水利署23日表示,該署持續針對水情不佳地區尋找抗旱水源,已緊急進行抗旱水源計畫2.0超前部署,再擴增設置日產水500噸的大型移動式淨水設備18台,及日產水15噸的小型移動式淨水設備15台,預計5月底陸續上場,預計可增加最大每日9,225噸水源,作為緩解水庫蓄水不佳的替代水源。

水利署指出,為增加抗旱水源,該署3月底即委託苗栗縣、台中市、嘉義縣、台南市,及中科管理局加緊趕辦,在緊急抗旱水源應變計畫2.0,共編列2.3億元,擴增設置大型及小型移動式淨水設備,將大型淨水設備配置在水資源回收中心,經處理放流水產製再生水供產業取用。

另為充分利用各地的建築工地地下水,設置大型淨水設備處理後,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再併入自來水系統使用,或機動設置小型淨水設備及水塔,作為供水站提供附近地區民眾取水使用。

水利署說,截至23日止,台南市已在高鐵特定區的工地地下水,進行首座大型淨水設備產水,及台中市10台小型淨水設備,合計可產水每日650噸,其餘淨水設備也正裝機中,近日將進行產水測試,5月底將陸續完成上線產水,總計可增加最大每日9,225噸水源,供應到自來水管網、產業用水或民生使用,作為新的水資源供應來源。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