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北京潤泰環保專訪》爭取民眾支持 照顧下一代

北京潤泰環保科技總經理曾建華。圖/潤泰環保科技提供
北京潤泰環保科技總經理曾建華。圖/潤泰環保科技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法律系畢業,職涯走上環保道路,曾建華笑說:「就是瞎貓碰到死老鼠,或者是上帝的安排吧﹗」

從事幾十年的環保工作,曾建華對兩岸環保工作的差異深有體會。他認為,阻力和困難其實兩岸都差不多,溝通與協調永遠是最耗費時間與精力的事,但在台灣做環保相對單純,大陸卻不一樣,「其中的各種甘苦與狀況,大概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曾建華指出,大陸的環保法規其實比台灣還超前,加上各地所訂的實施細則不同,部分要求甚至讓業者做不到,但正因如此,實際面上就會產生需要協調的空間,「台灣是立法從寬、執法從嚴,大陸剛好相反,但就協調繁複與照顧各方利益來說,大陸要更費心思,整個過程絕對是時間還有精神上的消耗戰。」

譬如,大家都不喜歡自家門口有焚化廠。曾建華說:「我們廠區位在北京通州區、天津、河北省三地交界處,建廠過程中,無論是開會、環評、作業協調,都必須要跟三地的官員民眾打交道。」

尤其北京首創集團在天津建設一個20萬人口的居民區,正好離潤泰環保科技廠區較近,當初建廠時,一度引起當地居民不滿,除了封路,還在網路上串連。該起事件最後靠著首創高層與地方官員幫忙溝通,潤泰環保也特地派車載著該區民眾到廠實地觀察,才讓工廠順利完工。

曾建華說,整個建廠過程,協調各方花了三年,建廠僅一年,等於四分之三的時間都是用來溝通。對於這些年遭遇的各種困難,曾建華坦言,「偶爾會想到,我們做的工作是群眾所需,利在後代,但現實中卻常遭人嫌棄或誤解,有時心裡多少不免會難過。」

但曾建華強調,如今推動環保已成為一種帶有使命感的志業,特別是經歷新冠疫情考驗,潤泰環保眾人都對環保有更深的認知,「我們其實只是幫著下一代來照顧這個環境,因此爭取民眾的諒解支持,也是我們推動環保事業的工作。」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