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錢包裡的世界史 美國曾有七千種紙幣與七百家銀行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圖/freepik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大航海時代後三百五十年,在新大陸建立起新經濟中心地位的美國。各位都知道,二十世紀後半以後,美國以強權國家之姿主導著世界經濟,因此有必要特別開闢一個章節的篇幅,說明這座大國的崛起。

美國獨立後,聯邦政府為了強化中央的權力,其中一個討論的議題便是貨幣問題。

漢彌爾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財政部長,他認為美國必須進行各產業的基礎建設,才能脫離農業殖民地的狀態。一七八九年,政府制定《關稅法》,針對八十種以上的進口品課徵關稅,隔年更設立了威士忌消費稅。

當時美國不僅酒館多,不分男女老少都會喝威士忌,釀造威士忌的工廠也很多,所以威士忌自然被當作徵稅的對象。當然,常在酒館流連忘返的愛酒人士絕不會對此默不吭聲。

威士忌的課稅問題儼然成為美國第二起「茶葉黨事件」,釀酒業興盛的西部各州更有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出來煽動大眾,揚言「如果要課稅,那我們就脫離合眾國」,引發大騷動。一八○○年政權交替後,政府就廢止了威士忌消費稅。

另外,漢彌爾頓認為必須設立發行紙幣的中央銀行,於是在一七九一年設立了美國第一銀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政府出資兩成,其餘出資者為紐約和外國的金融資本家,給予二十年的特許經營期。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就像是歐盟採用統一貨幣歐元一樣。

但是,南部和西部的農民及奉行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激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是英國人與猶太人組成的金融業者的陰謀,指稱政府與紐約的大銀行及外國人狼狽為奸,將致使其他地方深受國家箝制。

一八一七年,美國第一銀行結束二十年的特許經營,由美國第二銀行繼承其地位,美國第二銀行也是由歐洲的銀行出資八成。

然而,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森就任後,事情產生了變化。傑克森是西部出身的民粹主義者,他指控北部的金融資本家與政府侵犯了各州的經濟自主權,銀行則以停止資金貸款來與之對抗。此議題甚至引發一八三五年的總統暗殺未遂事件。

一八三六年,傑克森總統廢止了美國第二銀行。在那之後的七十七年間,美國都沒有中央銀行運作。

以現代角度來看,勢必難以想像國家少了中央銀行該如何運作。那麼,沒有中央銀行的美國是如何發展的呢?

首先,銀行的核准權下放到各州政府,一八三○年至一八三六年間,美國的銀行數量從三百三十家增加到七百一十三家。這是因為州議會視銀行為個人組織,銀行靠關係就能輕鬆獲得核准設立,導致事態演變到失控的地步。

結果共有超過一千六百家小銀行林立,發行的紙幣多達七千種,偽鈔也有五千種。如此恐怖的發行亂象,導致貨幣信用盡失─美國後來發展成為信用卡社會,也可以說是因為這個緣故。說個題外話,像日本這樣確實發揮紙幣作用的國家,實屬罕見。

一八三六年,美國聯邦政府公布「國有地買賣必須以硬幣或可兌換黃金的銀行券支付」的規範,可視同政府也承認了多種貨幣混雜的窘況。

當然,此時的美元並未獲得國際社會信任,貿易上使用的貨幣仍為英鎊。

(本圖文摘自宮崎正勝著《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今周刊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