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近期走勢震盪,法人籌碼面出現調節動作,壓抑股價表現,24日雙雙下挫,中鋼(2002)股價終場下跌1.93%,收在35.5元,中鴻(2014)股價下跌2.38%,收在45.05元。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賣超中鋼9,621張,投信賣超162張,自營商賣超1,352張,合計賣超1萬1,135張。在中鴻部分,外資賣超1萬208張,自營商買超82張,投信無著墨,合計賣超1萬126張。
鋼鐵股基本面部分,法人分析中國大陸為實現減碳目標今年壓縮鋼鐵產量,將以不超過2020年為準則,主要生產鋼鐵省分河北省唐山地區,將減少生產30~50%,加上鋼品出口退稅與進口鋼胚等稅率取消等配套措施,有利鋼市秩序轉好。
由於疫情逐漸趨緩,WSD預期2021年鋼鐵需求將成長5.7%,大陸鋼鐵消費量預期今年仍有3%成長。法人研判,鋼鐵產業供需將維持吃緊,報價維持高檔。隨著寶鋼6月盤價熱軋調漲人民幣每噸300元,加上取消人民幣500元優惠,越鋼大幅調漲7月熱軋盤價每噸100~120美元,熱軋報價站上每噸1,000美元,因此中鋼6月盤價調漲每噸2,300~2,500元,平均漲幅8%。
中鴻6月盤價平均調漲盤價9%,優於中鋼漲幅,其中內銷熱軋調漲每噸2,800元,鍍鋅鋼品每噸3,200~3,500元,外銷調漲每噸130~200美元。
中鴻盤價調漲後,熱軋報價約在每噸1,000美元,相對於國內流通報價每噸1,100美元、歐洲每噸1,250美元與美國的每噸1,700美元,仍有每噸100美元的調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