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服務廠智原(3035)受惠美中貿易戰刺激晶片自給率、疫情帶動宅經濟、物聯網全面落地帶動下,包括特殊應用晶片(ASIC)出貨、委託設計(NRE)接案、自建矽智財(IP)平台等三大產品線接單躍升,第一季營收及獲利優於預期,全年營運展望樂觀。
智原董事長洪嘉聰表示,展望新的一年,產業及總體環境的不確定性仍高,但對智原而言卻是長久耕耘的利基型應用加快營收貢獻的一年。智原將持續把握新興應用需求,同時優化佈局IP、NRE接案、產品應用及客戶群,帶動營運正向循環。
智原第一季營收回升至15.35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70億元,與去年第四季相較成長逾6.2倍,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逾3.3倍,單季獲利改寫2017年第二季以來的15季度新高,每股淨利0.68元優於預期。智原對第二季營運往上趨勢確立,4月合併營收5.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2.2%,累計前4個月合併營收20.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2%。
智原去年受疫情影響,NRE開案進度較預期慢,但去年下半年客戶加快開發速度,遞延案件可望在今年認列完畢,預估今年NRE業績將創歷史新高。另外,智原過去耕耘的案件陸續發酵,自2015年起累積接案量已達248件,其中進入量產的僅80件,看好尚有140餘件可陸續進入ASIC量產階段,量產的成長循環才剛開始。
洪嘉聰於營業報告書中指出,智原去年ASIC量產營收年成長18%達36億元,連續二年成長,隨著去大量累積的案子陸續量產,智原進入下一個成長循環,去年新舊案子持續交替,新案的量產貢獻快速提升,今年預計可成為主力,貢獻超過一半的營收。
洪嘉聰表示,智原ASIC接案量維持高檔,NRE訂單金額連六年創新高。去年即使在疫情影響下智原的接案成績依舊亮眼,智原與客戶的合作關係穩固,加上完整的自有開發矽智財,得以與客戶一同成長。智原的ASIC接案無論在製程或設計價值都不斷提升,帶動平均訂單金額持續增加,這也是設計服務成長的強勁動能。
洪嘉聰指出,智原的ASIC與IP業務相輔相成。智原從主流製程到先進製程均以平台方式來開發IP解決方案,不僅讓智原可掌控ASIC設計風險,接案的競爭力也隨著IP佈建而遞增,這樣垂直整合的營運模式是智原獨特的競爭優勢,也讓ASIC公司自建IP的模式發揮可觀綜效及投報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