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疫情衝擊 iCHEF:餐飲業績慘跌7成

  • 工商時報 劉季清
數企業啟動居家辦公,少了人潮,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業者。圖/本報資料照片
數企業啟動居家辦公,少了人潮,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業者。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疫情升溫,首當其衝就是餐飲業。科技新創iCHEF發布調查指出,全台灣餐飲業產值持續下跌,截至5月23日,與今年4月每日平均營業額相比,全台餐飲業平均營業額已下降74%,iCHEF呼籲,台灣餐飲業極亟需政府協助,建議參考新加坡去年封城後對餐飲業者推出補貼政策,以幫助餐飲業者度過難關。

雖然政府並未宣布封城,但每天持續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讓多數企業已啟動居家辦公,不少民眾也選擇待在家中「避難」,而少了人潮,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業者。聚焦餐飲科技的iCHEF從系統資料庫抓出全國地區超過7,000間餐廳、自宣布第三級警戒後首週對比上(4)月的營運資料,並與去年新加坡4~6月封城期間的餐飲業者數據作對比,追蹤疫情對於餐飲業的影響。

iCHEF指出,即使政府未宣布封城,但雙北以及桃園市皆已宣布禁止餐飲內用,僅能外送或外帶,其他縣市也紛紛自主跟進。隨著各地防疫等級提升,全國餐飲業產值持續下跌。截至5月23日,與今年四月每日平均營業額相比,全台平均營業額已下降74%。另外,在政府公布第三級警戒的前後兩天,雙北營業額在5月15日~5月16日該周末的衰退程度,皆達到逾六成。

iCHEF表示,若以新加坡的例子來看,去年封城後前兩周皆衰退約60%,至第六周穩定縮減為衰退約45%,而等到封城結束的3周後才會停止衰退。不過,這是因為在封城期間,新加坡政府當下即對餐飲業者推出許多補助方案,協助業者挺過疫情,包括如外送補貼,在封城啟動期間對外送平台抽成進行補貼,現金補助外送營業額5%。以及數位工具補貼,例如針對已經上架外送平台的餐飲業者即現金補貼新加坡幣2,500元(約新台幣5萬元),並另外再對採用線上點餐等科技進行多重補貼。

此外,新加坡政府在封城期間,也針對人員薪資補助75%,封城結束後,以下調比例方式延續。

iCHEF調查也指出,因應疫情期間用餐行為的改變,不同店型受影響的幅度也不相同。譬如酒精飲品店的營業額衰退率92%,但西式速食只衰退32%。而原本營業額越高的的業者,衰退的幅度也更大,例如小營業額業者的衰退率是53%,而營業額比較大的業者衰退率則是75%。iCHEF預期內用禁止的政策擴大執行後,對大型店的影響將更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