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張建一:國產疫苗將上市 確保疫損不要跨過8月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期待國產疫苗上市,會是解緩疫情、拯救內需經濟的重要源頭。圖/陳碧芬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期待國產疫苗上市,會是解緩疫情、拯救內需經濟的重要源頭。圖/陳碧芬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公布最新廠商判斷景氣動向調查報告,4月間的問卷調查結果就透露景氣難再攻頂的跡象,內需經濟為主的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4月同步下滑;就細項產業觀察,營建業、一般土木工程業、建築投資、零售業、批發業、餐旅業、銀行業、電信服務業等,均判斷景氣「4月持平,未來半年仍維持持平」,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進一步指出,餐旅業與電信服務業者,看壞未來半年景氣的比例皆高於看好。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指出,5月中旬全國升為三級疫情警戒,內需相關產業肯定急劇萎縮,如人流管制措施影響旅遊住宿業,雙北地區餐飲業限於外帶等,而營建業開工需要工人,配合防疫規定而使得人力調度更為吃緊,工期展延的後續影響將放大。

張建一表示,疫情對於內需經濟的衝擊會到什麼程度,要看接下來的疫苗接種情況,台灣的疫苗接種率極低和先前感染人數少有關,這次突然爆增確診案例,國際間都注意到台灣對於國際疫苗的需求恐急,台灣會有機會加快取得疫苗。

張建一認為,疫苗接種率的提升,會是經濟疫損縮小的重要因素,他判斷最大機會應是國產疫苗的上市,市場預估7月會有3支國產疫苗出來,因國產疫苗是針對國人體質研發,對台灣民眾的適合度應高於歐美疫苗,如果全面接種順利,此波疫情可望在7月、8月獲得有效控制,經濟活動才能逐步恢復,確保疫損不要再延續到8月之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