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5/27)日上、市櫃企業新聞,重點摘要:
1.歐美陸續解封,車用電子與生活科技系統廠—元山(6275)受惠於車用及高階運算需求強勁,目前訂單已排至年底,元山表示,雖然電子元件長短料問題嚴重,但公司因採購下長單,影響有限,且公司已陸續調漲價格,加上公司在台灣及東莞均有廠區,可靈活調度生產,樂觀看待今年營運。
2.日盛投信27日表示,在全球減碳共識持續高漲下,電動車已是大勢所趨,美國總統拜登推出的1,740億美元的電動車計劃,其中1,000億美元用於消費者購車補貼,即在拉攏消費者換購電動車。
根據調研機構統計,預計2021年,中國、歐洲、美國電動車銷量為230、200、60萬輛,年增70%、54%、100%。預估2025年全球電動車滲透率為13.61%時,電動車市場規模達7.5兆台幣,相較2020年尚有五倍成長空間,預計電動車產業將啟動新一波行情。
3.永光(1711)伴隨出貨、產品組合優化帶動,自結4月營業利益6882萬元,稅前盈餘1.03億元,月增35%;前4月營業淨利2.46億元,稅前淨利2.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47元。
4.越南COVID-19疫情嚴峻,不過鴻海越南廠區防疫有成,鴻海表示,當地政府視察子公司位於越南北江廠區後,預計28日起所有廠區列入首批優先恢復生產試點企業名單。
5.都更條例修正三讀後,老舊建物容積獎勵上限提高,加速桃園老舊建物都更進度,近年都更案件送件增加,目前已有八件送件進入都更程序中,總戶數195戶的海砂屋社區「正光花園新城」經歷七年整合,正式籌組更新會,成為桃園第四件民間自主更新案,也是目前都更案件中戶數及地主人數最多的大型個案。
6.中華車昨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黃振昌表示,台灣疫情嚴峻,但年度銷售目標暫無修正計畫,至於原物料上漲推動成本上揚,現階段暫時沒有調漲售價計畫。
7.櫃買中心審查通過元大證券申請以「臺灣指數公司特選上櫃ESG成長報酬指數」發行ETN之指數資格審查一案。
該指數是採用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涵蓋環境(E)、社會(S)及公司治理(G)三大面向的「企業社會責任評鑑分數」,篩選出ESG表現達標準之上櫃公司,並考量營收、盈餘、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市值等成長指標,選取10檔上櫃股票所編製之指數,指數基期為5,000點。
8.國內醫療量能吃緊,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終於鬆口,考慮蓋類似方艙醫院的醫療設施來因應當前醫療緊繃狀況,盼能讓未來疫情有備無患。
9.新光金(2888)今天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2020年隱含價值,因淨值成長,調整後淨值達2081億元,年增6%,有效契約價值1925億元,年增3%,1年新契約價值為201億元,隱含價值3094億元,年增6%,因股本增加,新壽每股隱含價值46.4元,換算金控每股隱含價值23.2元,較上年度48.4元及23.3元略降。
10.搶攻宅經濟商機,麗寶Outlet Mall與麗寶福容大飯店宣佈,自5月29日起正常營業。其中,匯集館內60家主題餐廳、美食街餐飲等店櫃的麗寶Outlet,疫情期間將提供多元又安全的免下車快速取餐、外送和外帶三種服務。
11.櫃買系列業績發表會,在本周24日、25日「智慧科技」、「生技醫療(一)」兩場主題後,今(27)日下午最後一場「生技醫療(二)」主題,奈米醫材(6612)、太醫(4126)、寶島科(5312)等3家生技公司,將於櫃買中心官網以線上直播方式進行,說明最新業績表現及營運展望。
12.群聯(8299)董事會最新拍板,將砸下6億元,於新竹市香山區購買土地,有利於未來擴廠建廠,董事長潘健成認為,考量群聯未來20年持續成長的需求,現有的土地與研發空間已不敷未來使用,故必須超前部署,另外,群聯今年也預計招募300~500位工程師加入,持續擴充研發實力。
13.義隆(2458)今年四大產品線動能強勁,其中指紋產品又是其中成長動能最為強勁的,今年目標取得30%市佔率,法人樂觀看好,在漲價效益,加上接單暢旺下,義隆全年獲利有機會挑戰賺進超過1.5個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