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股息活水湧 14檔6月除息高殖利率股吸睛

  • 工商時報 柯宗沅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5、6月股東會旺季往後遞延外,也間接導致股息延後發放,股利回流受影響,但台積電等季季配公司維持每季發放策略外,在公司法修改後,公司也得經董事會特別決議提前發放股利,因此6月底前仍有71檔個股將進行除息,可望釋出3,238.58億元資金活水。

本土疫情持續擴散下,金管會顧及防疫政策規定,20日宣布上市櫃公司自24日起至6月30日間的股東會一律暫停召開,向後延到7、8月再擇日舉行,成為史上首次。恰好去年上市櫃獲利豐碩,今年初估整體現金股利達1.6~1.7兆元,有機會改寫史上新高,卻因疫情讓龐大的股利活水往後遞延。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認為,根據過去經驗,部分投資人拿到股息後會將資金再投入股市,今年延後發放只會造成再投資的力道往後延到9、10月發生,並不會消失。

然而公司法第240條修正後,放寬除權息日期可授權董事會特別決議,也因此儘管股東大會延後舉辦,扣除永豐餘、大田、創意等16檔在24日前已召開股東會的個股外,6月仍有55檔個股將按照原訂排程完成除權息規劃。

國泰證期經理蔡明翰表示,過往股利政策會影響到股價的就是兩個時間點,一是宣布股利政策、二是除權息前夕,今年除權息時間向後遞延,對股市影響並不是很大,反而從個股角度來看,高殖利率題材不但能獲得延長外,現在疫情持續干擾股市下,高殖利率股更容易成為買盤焦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