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李秀利|急跌後反彈 盤堅待量增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

盤勢分析:

加權指數自回檔低點15,159點反彈,若守穩短期5、10日均線支撐,可望帶量盤堅走勢,惟須留意聯準會(Fed)對利率的談話以及電子、傳產輪動的資金效應。

台股雖受本土疫情影響回檔一度修正14%,期間融資減逾二成,籌碼浮額利空緩解,時序即將進入6月,下半年電子仍聚焦上游半導體,維持傳產、電子、金融的平衡模式,面對智慧機銷售與面板價格的雜音,包括印度疫情衝擊陸系中低階手機,或部分尺寸面板需求相對弱,但以產業宏觀角度來看,廠商透過產線或產品組合調整,仍可維持整體獲利能力。

總體經濟與產業趨勢:

台股在經歷本土疫情、缺水、缺電、缺產能等一連串利空衝擊,日K線四度測試半年線,僅有一次收在半年線下,其他三次有長紅或留下影線,顯示在利空測試下的半年線支撐,有強勁的低接買盤,6月季底作帳或結帳,均可留意15,100點至半年線支撐。指數在急跌又急彈後,後市除中性的量縮收斂整理外,若有強勢主流股帶量領漲,特別是大型權值股(電子股或金融股均可),可望呈現盤堅走勢。

從籌碼來看,本波融資減多增少,搶反彈的融資相對謹慎,惟當沖占比仍高。針對股價位階高者,儘管籌碼偏多、站穩均線上,留意極短線的當沖或隔日沖,造成股價的逆勢。另先前電子產業缺貨、缺料狀況尚未完全緩解,國內疫情維持三級警示,以及印度與東南亞等海外疫情衝擊的台商海外工廠停工,搶反彈應避開5月營收趨保守者。

政院拍板紓困4.0立院拚下周一完成三讀,補貼受衝擊勞工、個人,最快6月4日部分紓困措施即可執行。紓困措施刺激本土資金相對積極,而海外資金更關注Fed動向,關於縮表或升息,由於4月非農就業不如預期,且通膨係因2020年基期低,預料5月CPI見高後通膨鈍化,Fed持續寬鬆,美股偏多走勢則不受影響,反之,若企業獲利因利率或寬鬆政策的保守預測而受影響,勢必衝擊股市的反彈。

投資策略:

展望6月台股延續反彈的軌跡,前提須帶量,以周K線來看,母親節過後爆發的本土疫情利空,造成連續二周回檔,目前周線轉為連二紅,惟反彈之際量能略縮,要延續盤堅則須帶量。

而5月雖待下周一收月K,但以月K線來看,帶量的大黑K經過疫情洗禮,以及低接買盤推升,留長下影線可期。短線基於跌深搶反彈的策略者,適度進行汰弱留強,留意類股輪動節奏進行換股,保留資金仍以逢低承接、分批布局模式,鎖定業績成長電子及高現金殖利率傳產。

展望後市,5G、電動車及AI等具有長線投資價值或業績成長題材,部分傳產雖有大陸政策打壓或當沖占比太高等雜音,但以產業供需及美國基建(即使規模縮減仍加分)雙重支撐,建議維持電子、傳產、金融等平衡布局。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