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台股基金靠電子、航運續衝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5月以來,台股受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走勢震盪,整體台股基金績效表現不如上季,不過,檢視第二季以來的表現出色的台股基金,主要持股除電子股之外,航運股也擠進前十大持股之列。投信法人表示,隨台股類股輪動加速,均衡布局基本面強的電子股與具漲價題材的航運股,讓一般股票型基金的績效有表現。

台股5月震盪幅度巨大,除指數單日振幅加大,不少熱門電子股與傳產股,經常出現一日漲停、一日跌停的情況。整體台股基金淨值波動隨之加劇,第二季以來,整體績效表現明顯較首季遜色,其中表現最佳的前三名台股基金,分別為群益長安、統一奔騰與統一黑馬基金,平均績效在7%~10%不等。

進一步檢視第二季以來,表現前三名的台股基金持股可發現,群益長安除友達、群創、萬潤等三檔最大持股為電子股,長榮、陽明兩檔航運股也在前十大持股之列;績效表現不俗的統一奔騰與統一黑馬基金,除聯電、聯詠、天鈺等強勢電子股,同時持有陽明、萬海等航運股。

統一投信表示,台股中長期仍有基本面相對強勁優勢,且產業以半導體為重、以外銷為主,廠商有分流居家辦公的防疫經驗,停工機率低,疫情衝擊內需對整體經濟成長影響有限,疫苗採購可陸續到位。但短線面臨疫情不確定因素,牽動投資人情緒,每日波動走勢難料,現階段投資台股建議以一般股票型基金為優先選擇,均衡布局電子及傳產股,定期定額分批進場,平均成本,不需冒險摸底也不致錯過中長線行情。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王耀龍表示,考量基期因素,各國或有通膨升溫導致長天期公債殖利率續揚,進一步牽動投資人情緒,台股亦不排除呈高檔震盪態勢,然所幸美國聯準會仍持偏鴿貨幣政策立場,因此尚不需擔心資金寬鬆環境改變。隨著各國景氣有望因疫苗投入使用而逐步復甦、市場資金充沛,對風險性資產而言仍相對有利,而台股不僅基本面穩健,也在諸多科技創新趨勢中扮演供應鏈要角,目前台股尚未過熱,現金殖利率也相對較佳,待外資回補後,表現仍可期待。

第三季投資 法人:聚焦抗通膨

近期諸多國家新冠疫情再升溫,此外,通貨膨脹情況也蠢蠢欲動。儘管短期還未見到明顯通膨現象,但法人認為,投資人不要忽視物價可能長期上漲的壓力,第三季投資應聚焦「抗通膨」,當通膨時應「加股減債」,並建議三投資方向。

從美國最新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富達國際多重資產投資總監Stuart Rumble說,的確有大量數據顯示,通膨有短暫升溫的現象。然現在判斷通膨是否會持續可能還為時過早,因2022年期中選舉、四年後美國總統大選,這些政治變局有可能阻礙進一步刺激措施。可預期的是,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的實施將會提振通膨壓力。

若未來真的出現通貨膨脹時,投資該如何布局?凱基銀行建議「加股減債」以對抗通貨膨脹時代來臨。在通貨膨脹初期,金融市場或許會因資金潮退燒而下跌,但應能很快意識到景氣依然維持復甦,並將資金抽離債券市場、湧向股市,因此「加股減債」是較好的應對。

凱基銀進一步指出,股票基金可選擇原物料、礦業、地產、貴金屬等受惠抗通膨實物概念類股;債券型基金應該減持存續期長、選擇存續期較短者。另科技類高成長型股修正後可以小幅配置。

M&G多重資產團隊則提出三點投資策略,來抵禦通膨加劇。M&G入息基金經理人安德魯(Steven Andrew)建議可以布局:一、投資於可伴隨通貨膨脹或利率上升增長的股票例如「週期性」股票或銀行類股。二、持有具有抵抗通膨或利率上升的資產,例如抗通膨債券或浮動利率債券。三、投入「不動產」,例如房地產、基礎設施或大宗物資等資產,可發揮抗通膨作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