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周一(31日)將發布第15期年度金融穩定報告,2020年雖然疫情肆虐,但台灣防疫當時相對良好,出口及經濟成長表現優預期,不過5月以來,本土疫情爆發,若拖延過久,恐衝擊金融市場穩定。房市過熱警訊則是另一重點,政府2020年底啟動房市管制後,成效有待觀察,後續發展備受關注。
觀察2020年以來我國經濟表現頗佳,2021年第一季更表現高成長,主計總處上修2021年經濟成長率至4.64%,甚至有機會超過5.0%,央行3月底第一季理事會也調高2021年經濟成長率至4.53%。但進入5月以來疫情再起,本土感染大幅增加至單日均三位數,內需產業首當其衝,金融業也不倖免,央行官員認為,房市因防疫看屋大減,成交量也會受影響,均對國內金融穩定有一定的負面效應。
目前行政院因應本土疫情嚴峻,計劃啟動紓困4.0,追加2,100億元協助產業度過難關,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期限到6月30日止,特別預算總額4,200億元。但關鍵還是回到疫情,若無法有效壓制,及加速疫苗接種,經濟成長將受到相當的擊衝。
觀察5月本土疫情爆發以來,股市經過短暫大幅下殺重挫後,近日來趨於回穩,就算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外資也沒有再度大逃殺,甚至偏向匯入。
金融人士認為,只要疫情持穩,不進入全面封鎖的四級警戒,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受內需衝擊的程度,應在可接受的範圍,加上新一輪紓困,及後續疫苗加速拖打,預料國內金融穩定應仍無虞。
但在本土疫情未平息下,諸多不確定性未除,預料央行將跟隨情勢的後續發展,適時採取因應措施,全力促進國內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