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通膨弄死美國?老謝揭李克強急壓物價關鍵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本報資料照片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近期大陸很多專家認為,大陸引導物價上漲,讓美國在擴大基礎建設中用到高價原物料,通膨會把美國經濟逼入死胡同,弄死美國經濟。」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大陸面臨物價上漲,已經連續下了好幾道金牌,包括禁止物價任意哄抬,或囤積居奇牟利等,看來中國面對通膨的壓力似乎比美國大很多。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公布最新數據,4月個人消費支出月增0.6%,年增3.6%,而核心PCE物價指數月增0.6%,年增3.1%,這已經超越通膨目標值2%的上限,照說美股可能受到利空影響而下跌,沒想到各大指數上升。

面對這個通膨上升的現象,經濟大師克魯曼說不礙事,像是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時打滑,他認為這只是短暫現象。而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副主管Bharat Ramamuati也跳出來說:通膨上升是好事,反應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美國經濟正走向正常化。

謝金河說,反觀中國面臨物價上漲,已經連續下了好幾道金牌,限令各種物價不得任意哄抬,或囤積居奇牟利,從李克強到國資委、工信部等5部委全面出擊管物價。李克強說:原物料價格上漲為生產事業的經營帶來很大的壓力,全國要一起抵抗輸入性通貨膨脹。從這個現象來看,中國面對通膨的壓力似乎比美國大很多。

他提到,近半年來,中國有很多經濟學家都表示,中國引導物價上漲,讓美國在擴大基礎建設中用到高價原物料,通膨會把美國經濟逼入死胡同,弄死美國經濟。如果是這樣?美國現在應該是焦頭爛額才對,為什麼中國會比美國緊張?

「高盛最近說中國已失去商品的定價權,高盛認為中國從低成本勞動力和全球貿易比較利益得到的好處已今非昔比,成本優勢轉弱,這也代表價格彈性變弱,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無力轉嫁成本,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的紙業。」

謝金河舉例,中國前10大紙業上市公司股價距高點都很遠,紙價大漲,中國的紙廠關閉的反愈來愈多,問題出在哪?今年以來,中國的紙價一波一波上漲,先是紙巾一個月連漲三次,文化用紙每噸漲到200人民幣,白紙卡每噸到1000人民幣,民間開始有人拿紙開玩笑,大家說過去是洛陽紙貴,現在是紙價直逼豬肉價!

他最後強調,三月以來,中國紙企卻紛紛宣布停機檢修,有的直接關門歇業,原因是紙漿價格上漲,下游業者無力承擔,這個現象就像是麵粉大漲,麵包店歇業,下游無力負擔物價上漲。這個問題不單是紙業,各行各業都如此,李克強十萬火急壓物價,核心問題在這裡!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