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地解封後人民開車四處跑,相對增加交通事故風險,再加上汽車上游零件短缺及貨運價格暴漲等眾多因素,皆導致汽車保險公司理賠成本增加,使得去年一度下滑的汽車保費再度上漲,加重通膨壓力。
回顧去年美國疫情高峰期,各地封城且人民居家辦公導致路上車輛銳減。在交通事故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汽車保費隨之降低。但美國近日公布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汽車保費較去年同期增加6.1%,創下2018年以來最大年增幅。
目前許多汽車保險公司仍在觀察解封後的大眾開車習慣,例如是否增加開車上班頻率或增加開車出遊頻率,做為接下來調整保費的參考依據。但專家認為汽車保費調漲的原因不只這些,因為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正逐漸攀升。
美國前進保險公司(Progressive)近日表示,公司除了觀察車主恢復到公司上班的開車頻率之外,也密切追蹤木材價格走勢及全球晶片缺貨問題。今年4月該公司各項理賠支出占保費淨收入的比重高達70%,比3月的67%還高。
信評機構惠譽(Fitch)也在5月報告中指出,除了疫情造就理賠成本攀升之外,汽車產業的未來趨勢也讓保險業者負擔更多理賠成本,因為未來車輛將內建更複雜的軟體系統,且電動車使用的零件相對昂貴,這些都將助長修車或換車理賠成本。
除了零件及維修成本增加之外,汽車保險公司還得承擔另一項社會通膨,那就是交通事故開庭審理的陪審團薪水調漲。
研究機構Autonomous Research主管突尼斯(Ryan Tunis)表示,造成保險理賠成本增加的原因有時只是暫時性。以房屋保險為例,2009年理賠支出占保費淨收入比重大幅增加,是因為當年營建成本增加。 今年美國天災不斷也將影響房屋相關保費。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颶風研究所預測,即將到來的大西洋颶風季估計將比往年更劇烈,即便房屋保險業者提高保費,獲利仍可能受到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