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驅動IC(DDI)產業進入大論戰時期,先有摩根士丹利證券示警報價難以支撐,降評指標股後,凱基投顧、摩根大通證券出面力挺,認為DDI沒有降溫跡象,下半年報價會進一步上揚,看好聯詠(3034)、頎邦(6147)股價大反攻。
大摩降評觀點一出,指標股聯詠股價明顯壓回,惟股價震盪後啟動反彈,在聯詠回穩信心加持下,摩根大通持續看好DDI雙雄,也看好晶圓代工廠世界,值得留意的是,法人同樣青睞同族群的敦泰與天鈺,二檔尖兵股價更顯強勢,成為DDI族群性反彈的先鋒。
摩根士丹利證券日前指出,DDI第三季混合單位售價可能還會漲價5~10%,但各供應商之間出現分歧,其次,發現客戶可能因為智慧機、電視等需求的不確定性,愈來愈不願意接受DDI下半年被漲價。因此,引動DDI族群一陣獲利回吐,股價出現明顯修正。
對此,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指出,終端需求依然強勁,晶圓代工與封測產能吃緊延續,整個DDI供應鏈很可能持續漲價。市場先前擔憂廠晶合擴產,將使DDI供應由緊轉鬆,哈戈谷直言,考量產品獲利率,晶合多數擴產能量會投入非DDI產品線(CIS、指紋辨識等),更何況晶合DDI良率才50~70%,明顯低於同業的90%,無法扭轉DDI供需吃緊狀態。
DDI相關個股股價先前回檔約二成,已把市場悲觀認為未來3~6個月獲利將下滑預期,反映在股價走勢中。但摩根大通強調,DDI相關企業獲利不僅不太可能下滑,至少未來二季還將持續升級。從評價面來看,聯詠、頎邦本益比掉到谷底區的10與9倍,現在就是趁低檔買進的好時機。
凱基投顧進一步解釋,儘管晶圓代工廠可以大批量生產DDI,但面板客戶的需求各異,需要客製化設計,應用於智慧機的TDDI客製化設計程度尤高,因此,DDI並非「標準型產品」。
事實上,DDI業者的處境非常特別,凱基投顧說明原因如下:一、因上游產能受限可能幾年內都無解;二、面板客戶低估了DDI重要性;三、高技術門檻與學習曲線較長,讓新進入者不敢貿然投入;四、DDI製造商轉嫁的成本對客戶成本結構影響不大,客戶也能再將成本轉嫁。綜上所述,DDI業者有本錢將增加的成本,超額轉嫁給客戶,帶動營收與獲利走升,且未來幾年市場仍將由賣方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