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副總裁暨電動車方案事業群總經理唐修平1日在COMPUTEX線上論壇中指出,全球電動車幾乎以每2、3年就增加500萬台出貨量的速度高速成長,台達電從車載充電與驅動馬達兩個方向切入,讓台達電今年在電動車目標市占率已有約3~4%。預估2030年電動車目標市場將達360億美元,台達電市占率以超過10%為目標。
台達電在10多年前從車載充電器投入電動車發展以來,唐修平表示,目前台達電8個主要事業群中,已經有6個事業群都有產品線都與車用相關,比如說風扇、扼流圈、充電樁、車載資通訊系統用網通產品等,而專門提供車場電動車零組件的電動車方案事業群,也是其中之一。
唐修平指出,根據市調機構數據顯示,全球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在全球車市的滲透率,於2016年突破1%之後,預期2021年滲透率可望來到5%、出貨量則首度超過500萬台大關,由於電動車市場成長速度比預期快,2024年滲透率可望上看10%、出貨量站上1,000萬台大關,2028年滲透率、出貨量分別挑戰20%、近1,900萬台,等於每2、3年全球電動車出貨量就能成長500萬台,至2031年滲透率來到25%、出貨量逼近2,500萬台,相當於在2018到2031年之間,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成長10倍。
台達電為了迎接電動車市場起飛,唐修平表示,台達電已在台灣、德國、中國、印度、美國共六個地點設立研發團隊,充電相關的效率持續透過採用最新的半導體科技來縮小體積、提升效率之外,在驅動馬達方面,除了從零組件朝向次系統邁進之外,並預計在2025、2026年間更進一步朝向驅動系統發展。
也因此,唐修平表示,台達電今年在電動車的目標市場規模約為100億美元,台達電目前的市占率約在3~4%,他預期在2030年台達電的目標市場規模將放大至360億美元,台達電的市占率目標則是在10%以上。

友達、和碩談電動車 台灣機會來了
COMPUTEX論壇舉辦「以台灣資通訊產業角度來看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討論,友達資深副總陳建斌認為,電動車將驅動汽車供應鏈重組、朝扁平化發展,台灣廠商將能與原廠建立更直接、緊密的關係,和碩車用電子部總經理賴哲彥則認為,台灣資通訊業者的彈性、速度、誠信、尊重智慧財產權,有助於台灣與歐美、日本車廠取得合作機會。
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賴哲彥表示,一般預期,2025年全電動車滲透率將能達到10%、2030年滲透率超過30%,相當於每年複合成長率有兩成多,而以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電動車成長的速度有可能比預期快。
然而,相比於熱銷的燃油車售價多落在2~3萬美元之間,有很明顯的主力價格區間帶,賴哲彥指出,電動車售價則是兩極化發展,不是超過3萬美元、就是不到1萬美元,將影響電動車產業產品開發的規劃,促使電動車供應鏈人人有機會、但沒人有把握。
而在台灣資通訊業者進軍電動車產業的優勢上,賴哲彥認為,台灣資通訊廠商的彈性與速度、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高CP值,都有助於在電動車開發與生產上佔到先機,另外,台灣資通訊業者普遍尊重智慧財產權、注重誠信,也有助於台灣業者與歐美、日本車廠客戶合作。
陳建斌則認為,比起燃油車多由Tier 1掌握傳動、引擎等關鍵技術,台灣廠商若想打入汽車供應鏈,非得透過Tier 1不可,與原廠的關係也比較疏離,電動車沒有引擎,底盤單純由馬達、電池、行車電腦等關鍵零組件組成,Tier 1發揮空間變小,供應鏈可望因此而重組、扁平化,台灣廠商有機會能夠拉進與原廠之間的距離,進而掌握原廠需求與技術發展方向。